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机理及组织织构控制

张驰  
【摘要】: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以优异的耐蚀性、可焊接性、高热传导效率及成本优势自开发以来受到广泛青睐。其可以用来替代价格昂贵的304奥氏体不锈钢,甚至是316奥氏体不锈钢。目前,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在生产和使用中主要面临三个问题:1、热轧过程中发生粘辊现象;2、冷成形过程中形成严重的表面起皱;3、薄板成形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的微合金化机理、热变形行为、热轧粘辊机理,以及轧制和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 (1)明确了微合金元素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影响,阐明了Ti、Ti+Nb稳定化及析出物对组织和织构演变影响的微合金化机理。 通过真空冶炼浇注实验并结合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分析了间隙原子和微合金元素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微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复合添加Ti、Nb微合金元素比单一添加Ti元素更加有效。与Ti单一稳定化实验钢相比,Ti、Nb复合稳定化实验钢冷轧退火后,Y纤维织构增加、中心层晶粒簇减弱,成形性能和抗表面起皱性能更好。这是因为对于Ti、Nb复合稳定化实验钢,凝固组织中高的等轴晶比率和在无固溶C原子条件下热轧,促进了带钢中有利织构的形成。在热轧退火过程中,析出物会阻碍再结晶晶粒的生长,对柱状晶组织起到 -定的破碎作用。此外,析出物对∑13b重位点阵晶界的阻碍作用相对较小,优化了晶界结构,有利于通过∑13b晶界迁移形成γ纤维织构。(2)分析了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明确了热变形和静态再结晶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特征、静态再结晶形核机制和织构变化特点。通过热模拟实验,得到了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建立了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本构方程。实验显示,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易于发生动态回复,不能发生动态再结晶,可在中低温进行热轧,变形晶粒内部组织随变形温度的下降和变形量的增加而细化。静态再结晶形核机制为晶界弓出形核,静态再结晶对变形组织的织构具有弱化作用。(3)分析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氧化行为特点,阐明了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的形成机理,揭示了工艺参数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的影响规律。 对超纯17%Cr和21%Cr铁素体不锈钢进行了高温氧化实验,并采用开发的模拟热轧粘辊实验装置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粘辊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随着超纯化和高铬量,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抗氧化能力提高。明确了轧辊表面循环疲劳微裂纹是热轧粘辊的形核源,铁素体不锈钢由于高温流变应力小容易发生局部塑性失稳,造成部分带钢由表面撕裂并粘附在带有裂纹的轧辊表面,形成热轧粘辊。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容易发生粘辊的温度区间为900-1100℃,与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其粘辊温度区间向着高温方向扩大。减弱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的手段有:促进带钢表面氧化、降低热轧温度、降低轧辊表面粗糙度、增加变形速率和采用高温耐磨性能优异的高速钢辊代替高铬轧辊,其中前两种方法最为有效。 (4)揭示了精轧温度与压下量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阐明了晶内剪切带的形成特点及其对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织构演变的重要作用。 通过将粗轧与精轧分开的两阶段轧制实验,分析了热轧精轧温度和压下量对织构演变的影响。实验钢在800℃以下且55%以上压下量精轧时生成晶内剪切带变形组织,晶内剪切带主要在γ纤维取向变形晶粒和{112}110取向的变形晶粒内形成。剪切带的形成使变形晶粒内部的取向差增加,亚晶粒破碎程度加剧。晶内剪切带在退火过程中,通过亚晶合并形核方式,与晶界形核一起提供了再结晶形核核心,促进了带钢组织细化。在晶内剪切带处形成的再结晶晶粒还具有取向形核特点,再结晶晶粒多具有{111}112取向,促进了热轧退火板中丫纤维织构的生成,并经冷轧和冷轧退火会遗传至成品板,促进成品板中{111)再结晶织构的生成。 (5)基于上述实验研究成果,针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改善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的新热轧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进行了中试实验。新工艺采用“高温粗轧+中间坯快速冷却+低温精轧”工艺思想。结果表明,新的工艺对减弱热轧粘辊、提高成形性能和抗表面起皱性能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莲萍,雍岐龙,张国亮;磷酸料浆泵叶轮用新型铁素体不锈钢的研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2 苟淑云;铁素体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和组织的变化与皱纹缺陷的关系[J];钢铁钒钛;2002年02期
3 李荣;汽车用耐热铁素体不锈钢[J];上海金属;2004年04期
4 邹德宁,张威,张寿禄,白晋钢,林企增,憨勇;抗菌处理对含铜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5年11期
5 李晓波;;国内铁素体不锈钢的最新发展[J];铸造设备研究;2006年04期
6 游香米;姜周华;李花兵;申明辉;曹阳;;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开发与应用现状[J];中国冶金;2006年11期
7 高晓军;杨燕妮;;浅谈“吸铁石”吸得住的铁素体不锈钢[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4期
8 温军国;郑弃非;涂思京;赵云豪;李德富;;热处理对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6年S1期
9 常锷;毛惠刚;李伯平;;特种软质铁素体不锈钢的研制[J];上海金属;2007年03期
10 朱朝明;田劲松;毛惠刚;才筝;;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的探讨[J];材料保护;2008年10期
11 杨瑞成;孟威;舒俊;胡天雷;;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材的拉伸行为和断裂特征[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2 王龙妹;朱桂兰;徐军;戚国平;朱京希;陈德香;;稀土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J];稀土;2008年01期
13 余存烨;胡憔本;;超铁素体不锈钢的进展与展望[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8年04期
14 翟瑞银;郑宏光;何慎;戚国平;沈继程;;439铁素体不锈钢的研制[J];宝钢技术;2009年01期
15 郑宏光;翟瑞银;何慎;沈继程;袁敏;;中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辊痕形成机理及控制[J];宝钢技术;2009年02期
16 丁茹;王伯健;王成;白鹤;;铁素体不锈钢的开发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10期
17 周灿旭;师红旗;陈育贵;丁毅;;430铁素体不锈钢铸件脆性分析[J];热加工工艺;2009年20期
18 江来珠;史国敏;楼定波;;宝钢铁素体不锈钢产品的开发[J];宝钢技术;2010年02期
19 谭威;季根顺;张建斌;;409L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拉伸行为和形变组织研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1年03期
20 张敏娟;郑宏光;张小农;吴狄峰;;铝对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伯平;王晓琴;杨元庆;张丽;;经济危机下我国拓展铁素体不锈钢的前景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张鑫;孙全社;杜伟;;超纯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太钢400系铁素体不锈钢的最新发展[A];2006年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理事会暨特殊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龙妹;戚国平;徐军;朱京希;徐飚;;稀土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胜英;袁书强;周根树;柴东朗;;稀土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施晓芳;成国光;赵沛;;钛改善430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7 闫瑞霞;杜翠薇;李晓刚;程学群;;电解液浓度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行为的影响[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陈兆平;徐迎铁;公茂涛;田月美;;镁处理对钛稳定化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等轴晶形成的影响[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A卷)[C];2013年
9 徐军;戚国平;朱京希;徐飚;张恺;王龙妹;;稀土对430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和薄板成型性能的影响[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戚国平;葛强;徐飚;朱京希;徐军;张恺;王龙妹;;稀土元素对430铁素体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舒俊;汽车排气系统用铁素体不锈钢耐蚀性能和成形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超;409L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细晶均匀化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驰;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机理及组织织构控制[D];东北大学;2011年
4 刘海涛;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织构及成形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随城;含铜铁素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2 程莲萍;磷化工设备用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3 钟卫;磷化工用新型铁素体不锈钢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4 顾玥;445M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振;汽车排气系统用铁素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解琼;含铜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D];东北大学;2011年
7 周璟;铁素体不锈钢热变形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8 冯海波;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稀土作用机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杜伟;铌钛复合超纯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舒俊;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态组织特征及其对性能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惠康;汽车需求推动了铁素体不锈钢的发展[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记者 苏勇 通讯员 王永建;太钢召开400系铁素体不锈钢推介会[N];中国冶金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刘翠珍;大力推广铁素体不锈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4 记者 罗忠河;中国推广铁素体不锈钢时机已趋成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记者 罗忠河;宝钢铁素体不锈钢比例今年有望超过30%[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罗忠河;我国推广铁素体不锈钢空间有多大?[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胡皓;推广铁素体不锈钢应上升至战略行为[N];中国冶金报;2006年
8 侯豁然;发展铁素体不锈钢 提高产品国产化率[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9 记者 王磊;宝钢铁素体不锈钢销得好[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铁素体不锈钢应用领域愈加广阔[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