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缺失的经济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会计诚信问题是当前我国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然而,会计诚信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高度的重视并不是会计的“诚信”,而恰恰是当前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在现有的文献中出现了很多有关此问题研究的精辟见解,如“什么是会计诚信”、“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会计诚信”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甚完善的地方。
为了系统探讨会计诚信问题,本文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经济理论分析,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条件,低成本高收益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人缺失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的理论框架。针对我国目前会计界的状况,提出重塑我国会计诚信对策,全面提高会计诚信的理论。认为应从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加强委托人对会计行为主体的监督等方面来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对会计诚信概念的深入剖析,强调指出它的双向性、二重性和互动性;2、运用经济理论深入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信息不对称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条件,低成本高收益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人缺失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的理论框架;3、根据经济理论分析的原因提出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从而使对策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
|
|
|
1 |
崔刚;会计治理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