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透明陶瓷的高活性氧化钇超细粉体合成研究
【摘要】:氧化钇(Y2O3)透明陶瓷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功能材料,除了作为一种优良的高温红外材料和电子材料,其特有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还使其被广泛作为反应容器或是耐火材料使用。另外,添加Nd3+的Y2O3系透明陶瓷还可以作为激光元件。
本实验以市售氧化钇(纯度>99.99%)、浓盐酸、碳酸氢铵等为原料,采用正向滴定的方法制备氧化钇超细粉体,并以此粉体为原料,在不使用烧结添加剂条件下通过真空烧结制备Y2O3透明陶瓷。论文系统研究了粉体制备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如滴定终点pH值,时效时间,硫酸根含量以及煅烧温度等对粉体的形貌及烧结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滴定终点pH值与时效时间对氧化钇粉体的形貌及烧结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滴定终点的pH值为7.0、7.8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煅烧后获得的氧化钇粉体颗粒逐渐均匀长大,烧结密度随之增大,但当时效时间超过48h后,粉体烧结密度变化不大。其中,pH值为7.8的样品烧结密度最高。当滴定终点的pH值为8.3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粉体颗粒长大明显且呈不规则形状,粉体烧结密度也随之降低。添加适量的(NH4)2SO4可减轻Y2O3超细粉体的团聚,并细化一次颗粒。尤其当SO42-/Y3+的比率为0.1时,可以制备得到具有高烧结活性的Y2O3粉体。此外,800℃煅烧获得的氧化钇粉体中残留较多的非晶体,影响粉体烧结收缩性能,降低烧结致密化程度;1000℃煅烧时可以完全消除非晶态粉体,并获得超细球形粉体颗粒,烧结后致密化程度高。
氧化钇粉体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控制滴定终点的pH值为7.8,时效时间为48h,SO42-/Y3+=0.1,1000℃煅烧4h。以上条件制备得到的粉体采用钢模双向压制成型,在1250℃预烧结4h,最后在1700℃下真空烧结4h,可以得到高透明度的Y2O3陶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B383.3
|
|
|
|
1 |
李大成,周大利,刘恒,陈朝珍,张萍;超微粉体的制备(五)[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2期 |
2 |
王通国;蒋晓虎;张继忠;晏勇;冯再;;高性能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新工艺[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1期 |
3 |
虞耀君;肖国光;钟婵鹃;;硅酸盐土壤矿物晶体结构对硅酸盐细菌释硅效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4 |
丁明桐,杜先智,陈凡,昂锋;Y-Z_rO_2稀土增韧陶瓷的微波烧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5 |
曹允洁,袁品仕,吴华强,王俊恩;CNT/FeNi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6 |
闫晓燕,卫英慧,胡兰青,许并社;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应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6期 |
7 |
宋文燕,刘正堂,崔虎,李强,赵铁成;蓝宝石衬底上制备氮化硅薄膜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
8 |
陈海芳;甘国友;严继康;张小文;;纳米TiO_2添加剂对TiO_2压敏陶瓷性能的作用[J];半导体技术;2006年02期 |
9 |
王梦魁,杨玉强,刘文磊,刘连利;研制Cd-Sb-W和Cd-Sn-W系列敏感陶瓷的新方法[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
10 |
王梦魁;王峻岳;;用纳米粉制备线性NTC敏感陶瓷材料[J];微纳电子技术;2006年04期 |
|
|
|
|
|
1 |
闻雷,孙旭东,王介强,左良;Y_2O_3超微粉及其透明陶瓷的制备[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
2 |
王岫春,殷景华;透明陶瓷及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1995年03期 |
3 |
樊慧庆;PLZT透明光电陶瓷的无压烧结制备工艺研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年01期 |
4 |
谢菊芳,张端明,王世敏,刘素玲,马卫东;透明PLZT电光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1998年01期 |
5 |
闻雷,孙旭东,马伟民;共沉淀法制备YAG超细粉及透明陶瓷[J];功能材料;2004年01期 |
6 |
李香庭,郭祝昆;金属钠在β氧化铝陶瓷内的电解沉积现象[J];硅酸盐学报;1979年03期 |
7 |
徐跃萍,郭景坤,黄校先,李包顺;无团聚ZrO_2-Y_2O_3陶瓷超细粉的制备及微观结构表征[J];硅酸盐学报;1991年03期 |
8 |
熊焰,傅正义,王玉成;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透明AlN陶瓷[J];硅酸盐学报;2005年06期 |
9 |
刘军芳,傅正义,张东明,张金咏;透明陶瓷的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年01期 |
10 |
周艳平,王岱峰,奚益明,庄汉锐,温树林,郭景坤,严东生;透明氮化铝陶瓷的制备[J];无机材料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