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化和苄基化稻草的结构表征
【摘要】:利用乙酰化和苄基化反应对稻草进行化学改性,使其转化为具有一定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乙酰化改性采用乙酸酐作为改性试剂,不添加溶剂和催化剂。苄基化改性以苄基氯作为改性试剂,NaOH作润胀剂及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甲苯作溶剂。稻草改性后,其微观结构有了很大改变,部分消除了稻草的极性。
采用增重率、红外光谱、固体CP/MAS 13C-NMR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乙酰化稻草及苄基化稻草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
对于乙酰化反应,增重率随改性时间而增大,改性8h时达到最大,为10.2%。在相同条件下对三种原料(天然稻草、预处理稻草和脱蜡稻草)进行乙酰化改性,其中预处理稻草的增重率最低,天然稻草和脱蜡稻草增重率相近。当稻草样品和乙酸酐的固液比(g/mL)分别为1:15和1:20时,增重率相近。红外光谱图中,三个乙酰化特征吸收峰的出现,证明发生了乙酰化反应。乙酰基特征吸收峰的相对强度顺序均为4h6h8h2h。核磁光谱再次证明发生乙酰化反应。热分析表明,乙酰化稻草的热稳定性略大于天然稻草,天然稻草和乙酰化稻草失重50%的温度分别为316.2℃和343.0°C。
对于苄基化反应,红外光谱中,苄基特征吸收峰的相对强度随着增重率的增加而增加。研究了改性时间为4h和7h的核磁共振光谱,4h的特征吸收信号相对强度低于7h的。苄基化稻草的热稳定性略低于天然稻草,天然稻草和苄基化稻草失重50%的温度分别为316.2℃和284.4°C。
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改性前后结晶区变化,发现乙酰化稻草与苄基化稻草结晶区均减小。用扫描电镜观察稻草改性前后的表观形态,天然稻草表面光滑,乙酰化稻草及苄基化稻草的表面变得粗糙。
|
|
|
|
1 |
李世学;;牛霉稻草中毒病的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82年07期 |
2 |
安春秀;不同培养料栽培凤尾菇产量对比试验小结[J];农业新技术;1985年04期 |
3 |
潘明诚;;用稻草饲料养猪能行吗——仿生转化稻草喂猪试验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1988年02期 |
4 |
潘军;;膨化稻草对绵羊的饲料价值[J];饲料与畜牧;1988年03期 |
5 |
张军;;稻草栽培平菇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1993年09期 |
6 |
;稻草加工纸筋技术[J];致富之友;1995年01期 |
7 |
林永清;稻草袋栽黑木耳品比试验[J];食用菌;1999年02期 |
8 |
;点子大观[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9期 |
9 |
王迪轩,何咏梅,陈胜文;草菇堆草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1年12期 |
10 |
;新型建筑材料——稻草板[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1年08期 |
11 |
汤海涛,李明德,张一扬,汤睿,余崇祥,何英豪,郭志强;纤维分解菌对稻草田间腐解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
12 |
宋瑞清,邓勋;13种食用菌对稻草生物降解能力的研究(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4年03期 |
13 |
欧阳克蕙;易中华;瞿明仁;游金明;黎观红;宋小珍;潘珂;;稻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J];饲料研究;2010年04期 |
14 |
张刚;;稻草栽培平菇[J];农家致富;2010年16期 |
15 |
刘泉;刘伟忠;徐志伟;花卫华;;稻草饲料化的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0期 |
16 |
王法明,陈毓苓,白克勤;稻白叶枯病经由带病稻草存续传播的初步观察[J];植物保护;1964年01期 |
17 |
;ILS—425通用型水田四铧犁[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5年S8期 |
18 |
;曲江林业局试用稻草扎排成功[J];林业实用技术;1959年04期 |
19 |
蒋纪英,李忠泽,邓世瑜;凤尾菇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5年05期 |
20 |
刘士喜;中西药结合治疗牛瘤胃积食[J];中国兽医杂志;198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