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神经进化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生物智能系统的关注日益高涨。这其中,尤其以神经网络、进化算法、DNA计算和免疫系统最为重要。免疫神经进化是由免疫算法、进化算法、神经网络的结合而构成的,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模式识别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多样性产生能力、噪声耐受、泛化、分布式诊断和优化能力等等。基于生物学原理的新型计算技术不断发展,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生物系统本身,更重要的在于解决工程问题。
本文借鉴生命科学中免疫的概念与理论,研究免疫神经进化的原理、算法及应用。首先,简单介绍上述三种算法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分析将三者结合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免疫进化策略与免疫遗传算法两种算法,最后将这两种算法应用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和权值的设计中,提出了基于免疫进化策略的神经进化和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神经进化两种神经进化算法。在基于免疫进化策略的神经进化算法中具体对编码、亲合度设计、浓度设计、基于浓度和亲合度的抗体选择以及抗体变异进行了描述,为了改进算法跳出局部极小的能力,文中专门对免疫进化策略的变异算子进行了研究,经过综合比较,采用了柯西算子作为算法的变异算子,仿真结果显示,虽然基于免疫进化策略的神经进化可以在算法收敛性上满足要求,然而,由于编码问题使得算法的收敛速度较慢,本文进而对抗体基因编码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神经进化,在这种算法中,抗体编码采用了混合编码,并相应的设计出抗体的亲合度函数、浓度函数,并且对交叉变异等操作分别进行了改进,仿真实验对两种算法及其他一些神经网络设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大规模神经网络样本,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神经进化算法的收敛速度优于基于免疫进化策略的神经进化。但两种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均优于其他算法。两种算法均可以得到最优的神经网络设计方案。
|
|
|
|
1 |
谈英姿,沈炯,吕震中;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过热汽温自整定PID控制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3年01期 |
2 |
倪长健,邹长武;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排放口最优规划[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3 |
潘永湘,屈省源,林遂芳;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的混沌优化设计[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4 |
王展青,魏毅峰,陈正旭,王雨春;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矢量量化索引值分配算法[J];微机发展;2005年06期 |
5 |
宫新保,周希朗,胡光锐;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径向基函数网络[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
6 |
刘静,钟伟才,刘芳,焦李成;免疫进化聚类算法[J];电子学报;2001年S1期 |
7 |
张志伟,庞伟正,姜永成;基于自适应免疫进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8 |
郭子龙,王孙安;三种混沌免疫优化组合算法性能之比较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2期 |
9 |
舒栋才;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在公司债券财务质量评级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5期 |
10 |
左兴权,李士勇;一种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最优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J];信息与控制;2004年03期 |
11 |
宫新保,臧小刚,周希朗;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RBF网络混合训练算法(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年03期 |
12 |
胡鑫;;基于免疫进化ANN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6年05期 |
13 |
徐海芹;丁永生;胡志华;;基于自适应免疫进化算法的逻辑电路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6期 |
14 |
唐斌,胡光锐;基于免疫神经网络的雷达天线扫描方式的识别[J];应用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
15 |
郭子龙,王孙安;免疫进化模糊聚类算法在边缘检测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6 |
王孙安,郭子龙;混沌免疫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
17 |
刘国志;苗晨;杜翼辰;;一个与Powell搜索相结合的混合免疫进化算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8 |
王孙安;郭子龙;;混沌免疫优化组合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6年02期 |
19 |
杨久俊;邓辉文;滕姿;;基于混沌免疫进化算法的聚类算法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8年08期 |
20 |
刘国志;苗晨;;一个与Powell搜索相结合的混合免疫进化算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