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
【摘要】:钢管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承压能力、方便的施工工艺,在土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受拉构件或受弯构件使用时效果就不太明显,而预先对构件施加预应力能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抗裂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钢管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为此,很有必要提出和系统研究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结构,来不断地开拓钢管混凝土在现代结构工程体系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无粘结筋的受力特点,给出了三种计算无粘结筋内力增量的方法;针对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及预应力筋的线形布置;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方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出了预应力损失计算的基本公式;针对轴心受拉、受弯、压弯构件受力的特点,给出了施工阶段、正常使用阶段、破坏阶段的应力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阶段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非线性分析源程序对无粘结预应力方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考虑了含钢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初始张拉力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计算出的数据绘制了相应的弯矩-曲率关系图,荷载-变形关系图。
通过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研究,得出了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结构不仅有效的扩展了钢管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而且改善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也充分发挥了组合结构的优势。
|
|
|
|
1 |
赵文艳;斜向受力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滞回性能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2 |
陶忠,韩林海;方钢管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设计方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3 |
姜绍飞,李明,付春,刘德清;高温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4 |
;待发论文摘要 恒高温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和承载力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5 |
吕西林,余勇,陈以一,TanakKiyoshi,SasakiSatoshi;轴心受压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性能研究:I试验[J];建筑结构;1999年10期 |
6 |
柴迎春;;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ANSYS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10期 |
7 |
吴国忠,齐晗兵,张文福,鲁刚;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非均匀受火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8 |
景悦;于倩;;初应力对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30期 |
9 |
余勇,吕西林,Tanaka Kiyoshi,Sasaki Satoshi;轴心受压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性能研究:Ⅱ分析[J];建筑结构;2000年02期 |
10 |
张文福,赵文艳,张素梅;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截面非线性分析算法[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1 |
孙耀东,刁绍起,刘学艳,陶忠;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套箍系数与延性指标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2 |
王铁成,卢明奇,戎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
13 |
余勇,吕西林;方钢管混凝土柱的三维非线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
14 |
徐蕾,韩林海;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15 |
韩林海,陶忠,刘威,陈宝春;长期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变形特性[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2期 |
16 |
熊维,崔亚萍,徐敬军;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7 |
黄宏;张安哥;赵兵;;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有限元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8 |
秦国鹏;王连广;;无粘结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与研究[J];福建建材;2008年02期 |
19 |
徐蕾,韩林海;方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理论计算模型[J];工业建筑;2000年06期 |
20 |
林晓康,韩林海;ISO-834标准火灾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