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装煤性能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块煤在采煤机叶片上的运动分析,建立装煤生产率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GUI模块对装煤生产率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从而得到了采煤机设计参数和运动参数的最优值区间。针对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缺点,本文将提出一种融合PS0算法与蚁群算法的新型的随机优化算法,即PSO-GACA算法,充分利用PSO的快速、全局收敛性和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正反馈机制,达到优势互补,并将这种优化算法拓展到求解连续空间问题。基于PSO-GACA算法,以滚筒转速、滚筒直径、叶片螺旋升角为设计变量,选择装煤生产率作为优化目标,对采煤机滚筒结构进行参数优化,使采煤机滚筒结构参数设计趋近理想值。接着研究了对装煤效果有直接影响的摇臂结构,通过对摇臂结构进行结构分析、力学分析、装煤性能,得出了有利于装煤效果的目标函数,即以摇臂侧面面积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基于PSO-GACA算法,分别以摇臂结构的侧面面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对直摇臂结构、弯摇臂结构的参数进行优化,使摇臂结构参数设计趋近于理想值。
|
|
|
|
1 |
王传礼,王鸿萍;新型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的理论研究[J];煤矿机械;2001年02期 |
2 |
杨奇顺;采煤机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研究及其参数优化[J];煤矿机械;2001年02期 |
3 |
张勤;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螺旋滚筒装煤性能参数优化设计[J];矿山机械;2005年09期 |
4 |
赵宏梅;;基于相似理论的叶片倾斜布置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7期 |
5 |
李宁宁;李建平;宋静;王想;;滚筒式采煤机装煤效果分析及参数优化[J];煤矿机械;2009年01期 |
6 |
赵宏梅;杨格;苏丹;;采煤机螺旋滚筒模型试验方法的分析[J];煤矿机械;2008年12期 |
7 |
刘春生;赵宏梅;;叶片轴向倾斜的螺旋滚筒装煤机理和能力[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8 |
王传礼,陈卫峰;螺旋滚筒合理轮毂锥角的确定[J];煤矿机电;1997年05期 |
9 |
王传礼;新型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的模拟研究[J];矿山机械;1999年08期 |
10 |
;DY_A—100型采煤机扩大工业性试验[J];煤炭科学技术;1977年09期 |
11 |
郭迎福;采煤机螺旋滚筒截齿排列模式及其分析[J];湘潭工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12 |
侯玉彪,崔金良,葛付东,彭贯民;MG200-W_1型采煤机技术改造[J];中州煤炭;1998年05期 |
13 |
王启龙,陆兵,张欣,张文;采煤机螺旋滚筒的研究[J];煤炭技术;1999年03期 |
14 |
;国内首家LZT24/110型自生介质螺旋滚筒洗煤车间建成投产[J];煤炭科技;2000年02期 |
15 |
杨国枢;自生介质螺旋滚筒选煤厂设计经验谈[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6 |
高建强;采煤机螺旋滚筒的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年01期 |
17 |
王琦,王丽娟,王刚;采煤机螺旋滚筒最佳截线距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8 |
鲁恩哲;煤炭部召开三种采煤机技术研究会[J];煤矿机械;1981年04期 |
19 |
刘佩霞,张维正,刘梦林;螺旋滚筒选煤机的研制及应用[J];煤矿机械;1998年05期 |
20 |
赵建业;;新颖的合叶式开门滚筒[J];电镀与环保;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