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因素

纳思霖  
【摘要】: 如今,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关于中国与伊朗文化艺术交流中相互影响的例子。这些影响可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初期是伊斯兰教兴起之前,摩尼教在伊朗产生,它糅合了祆教、佛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和犹太教等宗教之教义,它的传播使得安息和萨珊时期同期中国画的特殊技法得以流传至伊朗;在伊斯兰教兴起后,随着贸易往来和伊斯兰教的传播,这种互动影响进一步显著。其中最重要最广泛的相互影响,是在蒙古人同时进攻中国和伊朗的时期产生的。虽然初期蒙古人除了烧杀抢掠没有其他作为,但伊朗人凭借自己的灵活与才智,使蒙古人认识了伊朗灿烂的古代文化。蒙古大汗们一个个放弃了自己的信仰,皈依伊斯兰教,并任命伊朗人为宰相,大力弘扬起了伊朗文化和艺术。在这一时期,蒙古人宫廷中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且由于蒙古统治者对中国艺术的兴趣,特别关注中国。 在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的精品层出不穷。随着在大不里士城里“拉卜·拉希迪”城中城的建立以及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和热衷艺术人士的努力,蒙古画派出现在伊朗绘画中,《史集》、《列王纪》、《动物志》、《卡利莱与迪木乃》等都是这一时期被配上插图的书籍。 由于伊尔汗王朝和在中国的蒙古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某些中国画的元素在该时期的伊朗绘画中得到体现。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分析与比较上述插图本书籍,来研究中伊艺术相互影响的不同阶段和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正;伊朗诵经师到山东诵经访问[J];中国穆斯林;1991年04期
2 王天灵;伊朗的"风景"[J];中国对外贸易;2005年03期
3 阿伊明;访问伊朗散记[J];中国穆斯林;1982年02期
4 肖黎明 ,凌文慧;伊朗马什哈德见闻[J];西亚非洲;1982年05期
5 田舍郎;无“口”不成“膏”[J];咬文嚼字;1998年05期
6 L·麦克利安 ,英夫;插图画家琼·海赛尔[J];世界美术;1980年03期
7 钟音;伊朗不死[J];当代体育;2001年41期
8 陈雅丹;插图札记[J];装饰;1996年06期
9 孙德珊;商业插图的概念和表现[J];装饰;1996年06期
10 陈燕;浅议英语辞典的插图[J];辞书研究;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奕良;;中国和伊朗在古代的文化交往[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傅乃芹;;石蕴玉而山辉——插图功能论略[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3 黄亮翔;;插图设计对书刊装帧功能的再认识[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樊艾;;浅谈科技期刊插图的编辑加工[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宇;;浅议建筑科技期刊插图的编辑[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张玉珍;;关于图书馆开展诚信服务的思考[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3年
7 陈应宁;郭志弘;;谈谈图书馆自身的建设[A];福建省迎接21世纪的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刘传标;;图书馆“协作”工作的反思[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9 何大汉;;试论图书馆心理环境的设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善儒;;论图书馆精神[A];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鸿达;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国伊朗关系研究(1941—1979)[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吴成;霍梅尼“毛拉治国”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崔玲玲;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5 黄颖;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6 冀开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7 刘伟;中国专制王朝衰亡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8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Pouran Behnia;伊朗中部Saghand-Chadormalu地区矿床勘查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张福学;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焕萍;冷战后的美国伊朗关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邓祖涛;伊朗美国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进;插图视觉时代[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傅波;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伊朗政策的知觉解释[D];外交学院;2005年
5 林韬;关于数码插图的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钱明钧;插图三味[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7 于世杰;论新时期美国的伊朗战略及其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玉峰;伊斯兰革命以来的伊朗与美国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方;跨入数字世界的插图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武将;插图与载体之间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陈一鸣;社会变革议论多[N];人民日报;2005年
2 早报记者 田辉;中国伊朗全方位合作,从来不对抗[N];东方早报;2005年
3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伊朗向何处去[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玉东;伊朗核问题再度引起全球关注[N];光明日报;2005年
5 赵卓昀;伊朗选举谁执牛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沈丁立;伊朗与核七原则[N];东方早报;2005年
7 刘涛;激进的伊朗新总统与油价的激进[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葛传红;伊朗新动向美国挥之不去的忧虑[N];国际金融报;2005年
9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美国与伊朗关系再起波澜[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伊朗 选前惊闻爆炸声[N];人民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