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因素
【摘要】:
如今,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关于中国与伊朗文化艺术交流中相互影响的例子。这些影响可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初期是伊斯兰教兴起之前,摩尼教在伊朗产生,它糅合了祆教、佛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和犹太教等宗教之教义,它的传播使得安息和萨珊时期同期中国画的特殊技法得以流传至伊朗;在伊斯兰教兴起后,随着贸易往来和伊斯兰教的传播,这种互动影响进一步显著。其中最重要最广泛的相互影响,是在蒙古人同时进攻中国和伊朗的时期产生的。虽然初期蒙古人除了烧杀抢掠没有其他作为,但伊朗人凭借自己的灵活与才智,使蒙古人认识了伊朗灿烂的古代文化。蒙古大汗们一个个放弃了自己的信仰,皈依伊斯兰教,并任命伊朗人为宰相,大力弘扬起了伊朗文化和艺术。在这一时期,蒙古人宫廷中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且由于蒙古统治者对中国艺术的兴趣,特别关注中国。
在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的精品层出不穷。随着在大不里士城里“拉卜·拉希迪”城中城的建立以及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和热衷艺术人士的努力,蒙古画派出现在伊朗绘画中,《史集》、《列王纪》、《动物志》、《卡利莱与迪木乃》等都是这一时期被配上插图的书籍。
由于伊尔汗王朝和在中国的蒙古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某些中国画的元素在该时期的伊朗绘画中得到体现。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分析与比较上述插图本书籍,来研究中伊艺术相互影响的不同阶段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