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稠油脱水工艺改进
【摘要】:稠油是一种富含胶质和沥青质较多的烃类复杂混合物,特点是密度高、粘度大、流动性差。由于稠油与水的密度差较小、黏度高,水滴沉降聚集速度慢,稠油脱水面临较大的技术难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对石油的需求也急速增加,在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占全球石油资源70%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某炼油厂针对稠油脱水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二次沉降的化学破乳技术对稠油进行处理,在一次破乳添加原破乳剂浓度为150mg/L,二次破乳添加原破乳剂浓度为1500mmg/L时,原油含水率仍在6.4%,水中含油量为6000mg/L、水中机杂量为43400mg/L,不能达到原油含水率5%以下的要求。
本课题针对此脱水工艺进行了改进。首先选出了最适合用作预脱处理的药剂FT-16,并通过实验确定了一次破乳中最佳工艺参数,即预脱剂与原破乳剂的用量分别为75mg/L和37.5mg/L、破乳停留时间为24h;随后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次破乳时原破乳剂最佳浓度为150mg/L,停留时间为65h。按照此工艺流程进行化学破乳后,原油含水率在5%以下,水中含油量在3000mg/L,水中机杂量在29300mg/L左右,既满足了工业应用的要求,也有效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
|
|
1 |
骆广生,邹财松,孙永,戴猷元;微滤膜破乳技术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
2 |
何锋;周立祥;王电站;;酸解破乳作用处理高含固率洗毛废水的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5期 |
3 |
叶毅;;乳化液的合理使用[J];机械制造;1993年05期 |
4 |
肖继先;美孚乳液破乳的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1994年03期 |
5 |
夏立新,曹国英,陆世维,张路,俞稼镛;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和破乳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年06期 |
6 |
鲍旭平;李义久;;印刷电路板显影废水处理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5年11期 |
7 |
蔺爱国;刘培勇;刘刚;张国忠;;膜分离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6年01期 |
8 |
王冠一;周志军;;无机复合混凝剂ISF-01处理日用化学工业废水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05期 |
9 |
隋博远;闫绍峰;宋宇;熊晓航;;机械加工废乳化液处理工艺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0 |
姜舒;孙剑波;张志宏;;乳化沥青混合料破乳条件的浅析[J];石油沥青;2007年03期 |
11 |
张命林;;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破乳问题分析[J];煤矿爆破;2007年04期 |
12 |
李新冬;黄敏;苑祥伟;;微波辅助处理废乳化液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3 |
丁勇;炼厂焦化含硫污水脱油破乳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2年06期 |
14 |
夏立新,曹国英,陆世维;沥青质和胶质稳定的油包水乳状液的破乳研究[J];油田化学;2003年01期 |
15 |
高芒来,佟庆笑,孟秀霞;MD膜驱剂对水包油乳状液的破乳作用[J];油田化学;2003年03期 |
16 |
张建;高压脉冲直流电场影响原油乳状液破乳的机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1期 |
17 |
田鲁兴;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试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8 |
廖长生;;攻克岩心钻探所遇几个技术难题之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7期 |
19 |
王鹏;田艳;张威;张国宇;;微波辐射处理乳化废水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20 |
刘锋;颜事龙;吴红波;;冲击作用下乳化炸药基质微观结构的变化[J];火工品;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