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回归模型的稀疏信号盲分离
【摘要】:盲信号分离(BSS)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其主要任务是在源信号和混合方式均未知的情况下,仅由观测的混合信号恢复分离出未知的原始源信号.盲信号分离问题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很多人对盲信号分离展开了研究.
传统的盲信号分离大都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方法,即按照统计独立的原则通过优化算法由观测信号x(t)求出解混矩阵W,使得y(t)=Wx(t)的各分量尽可能相互独立.然而,切合实际的盲信号分离问题往往是欠定的,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既使源信号没有被充分混叠的情况下,也只能盲提取部分源信号,无法实现所有源信号的盲分离.对于欠定盲分离问题,目前主要利用源信号的稀疏特性来处理,应用最多、最有效的方法是稀疏分量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 SCA)方法.
根据稀疏信号表现出的线性特征,首先,本文引进了模糊回归模型(FCRM)及其聚类有效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过原点直线聚类的改进模糊回归模型(Improved-FCRM)和聚类有效性函数.
其次,本文一方面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盲分离二步法——基于改进的模糊回归模型的欠定稀疏信号盲分离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模糊C回归模型聚类算法来估计混叠矩阵,并且利用最大隶属原则,仅通过向量的广义逆和内积运算来直接恢复源信号,为混叠矩阵的估计以及源信号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另一方面,本文还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回归模型聚类有效性函数的源信号数目估计方法.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
|
|
|
1 |
赵敏;谢胜利;肖明;;欠定和非完全稀疏的盲源恢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2 |
白琳;陈豪;;一种新的基于伪提取矢量的欠定盲分离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0年11期 |
3 |
何春兰;万哲;;局部充分稀疏的欠定时盲信号源分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4 |
杜军;;一种新的基于稀疏表征的二阶段欠定语音盲分离方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5 |
赵卫杰;任明荣;张亚庭;;稀疏分量分析在欠定语音信号盲分离中的应用[J];电声技术;2010年03期 |
6 |
刘建成,张清泰,蔡湛宇;用于多信道盲反卷积的级联神经网络[J];计算机与网络;1999年14期 |
7 |
侯长来;温差为源信号的流量控制器[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2期 |
8 |
李洪;孙云莲;;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欠定ICA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2期 |
9 |
申永军;张光明;杨绍普;吴彦彦;;基于Gabor变换的欠定盲信号分离新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3期 |
10 |
黄文静;杨俊安;陈凯;;基于霍夫直线检测的稀疏盲分离[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6期 |
11 |
王惠刚,梁红,李志舜;高斯噪声中的参数盲估计[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3年05期 |
12 |
张欣,朱敏;模糊决策在接收光源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3年04期 |
13 |
郭水旺;李白燕;;过完备ICA算法在语音信号提取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7期 |
14 |
陈健,陆佶人;噪声背景下双输入时延混合系统的盲源分离[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2年05期 |
15 |
张旭秀,邱天爽;基于源信号之间统计独立性的 ICA方法的等价性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3年04期 |
16 |
张旭秀,邱天爽;基于源信号统计独立性的ICA方法的不确定性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4期 |
17 |
陈国金,梁军,钱积新;基于时间结构盲源信号分析的过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方法[J];化工学报;2004年11期 |
18 |
周昊;王斌;张立明;;改进的非负独立分量分析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7年01期 |
19 |
吴军彪,陈进,伍星;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故障特征信号分离方法[J];机械强度;2002年04期 |
20 |
程水英;盲源分离理论的思维方式[J];发明与创新;2004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