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论在英汉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信仰、价值观念和态度上的差异不仅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或误解,而且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译出理想译文的难题。
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重要的是如何突破文化障碍从而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及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理论,它对深入理解并解决跨文化翻译中意义对等问题有很大启示。功能对等论是比较原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及欣赏和译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及欣赏的理论。译者的译文应使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反应相近,而不是绝对的一致。因为文化差异决定了完全的对等是译者追求的目标
本文首先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以及该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巨大贡献和影响。指出以及当代翻译研究的一个趋势——文化翻译。翻译已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因此本文旨在从文化角度研究功能对等论。
文章主体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是如何应用于跨文化翻译的,并举出各种英汉汉英翻译的实例。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取得词汇层面的对等,以及词汇之上层面的对等。在词汇之上层面对等中,从习语与惯用语、风俗习惯以及委婉语的翻译来说明如何达到最贴切的自然的等值。
本文证明了功能对等论应用于跨文化翻译是非常有效的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跨文化翻译在实践中也反映了对等论的不足。功能对等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来进一步指导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