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对湿地中重金属吸收的研究
【摘要】:本课题选择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口湿地中(石油开采周围污染区)芦苇对四
种重金属(Cd、Zn、Pb、Cu)的吸收作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Cd、Zn、Pb、Cu在
土壤-芦苇-海水系统中的积累迁移规律。
具体工作如下:
1、本文调查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
明:不同种类重金属含量是不同的,其中土壤中Zn的含量最大,而通过污染评价
分析得到,Zn的污染指数最小,属于无污染,但未达到安全值,尚需清洁。Cd在
土壤中含量最小,却是土壤中污染最严重的,污染指数大于2,属于中度污染。Pb、
Cu都属于轻度污染,尚需治理。
从综合污染评价来看,如对照背景值,该地区土壤受到了轻度污染,其主要
污染源是重金属Cd,根据污染等级划分,该地区属于三级土壤。若对照土壤一级
标准,土壤属于轻污染,其污染主要来源仍然是Cd;若对照土壤二级标准,所有
元素都未出现超标现象,土壤符合标准要求。
2、文中对重金属在芦苇的不同部位的含量进行研究发现,重金属在芦苇不同
部位含量大小顺序为:ZnCuPbCd。
四种重金属在芦苇植株不同部位的累积大小情况均为:根系茎叶。
3、通过重金属在芦苇-土壤系统中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的分析发
现,芦苇不同部位对土壤的积累浓度大小为:根系茎叶;芦苇中根系和茎叶对土
壤中各元素的平均富集系数依次均为ZnCdCuPb,不同元素在土壤-根系,
根系-茎叶各部位间的迁移能力不同。从土壤到根系,Cd的迁移能力最强;从根系
到茎叶,Zn的迁移能力最强,其它三种元素迁移能力相当。
4、在土壤-海水-植物体系中,四种重金属均表现出土壤所占重金属比例最
大;在茎叶中含量较少。其中Cd、Zn、Pb在土壤-海水-植物体系中含量规律一
致,其顺序为土壤海水根系茎叶;而Cu在土壤-海水-植物体系中含量表
现有所不同,顺序为土壤根系海水茎叶。
5、通过对辽河口土壤重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与芦苇中各部位重金属
含量的关系,发现土壤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与芦苇中各部位有较好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