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入侵机理及防治措施的三维数值模拟
【摘要】:海水入侵是指由于陆地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水直接侵染地下淡水层的一种地质环境恶化现象,它是人类在沿海地区的社会活动导致的一种人为自然灾害。海水入侵是由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和降水的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沿海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大多不同程度的出现海水入侵问题,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国计民生,沿海城市海水入侵的预防和治理变得刻不容缓。
本论文对海水入侵机理及其三维数值模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以流体力学经典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海水入侵内陆的理想模型,得到在海水入侵内陆的过程中沿弯曲流线的主法线方向,流场中速度随着距曲率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根据流线上的速度分布,并可表示出流场中的流线方程,可确定一定条件下海水入侵内陆的速度和方向。咸淡水过渡带(界面)运移规律是基于渗流与弥散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弥散视为与渗流对立的因素,从物理上分析渗流与弥散互相迭加的关系,两者间平衡的破坏和重建构成海水入侵全过程的本质,为分析海水入侵内陆的动力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美国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环境模型研究实验室和美国军队排水工程试验工作站共同合作开发的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及其中的FEMWATER(Finite Element Groundwater Flow Modeling Software)主体模块为工具,对地下含水层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应用正交方法分析了各个渗透因子对模型水头值的影响程度,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做了渗透系数反演。在不同的海水浓度和淡水回灌流量的情况下,对海水入侵的治理方案淡水帷幕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反映出淡水帷幕的形成阶段存在着规律性。在淡水帷幕的形成过程中,回灌流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回灌流量越大,帷幕作用越显著。最后提出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在海水入侵防治措施的后效评价中直观形象,应用前景广阔。
|
|
|
|
1 |
韩美;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96年04期 |
2 |
刘杜娟;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与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
3 |
姚春梅,颜景生,范庆祥,成德军;龙口市海水入侵灾害及防治对策[J];山东地质;2000年04期 |
4 |
刘竹梅,宋福山;莱州市海水入侵综合治理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3年04期 |
5 |
杨燕雄,贺鹏起,谢亚琼,曹长茂;秦皇岛海水入侵灰色模型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S1期 |
6 |
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3期 |
7 |
李新运,姜文明,张乃兴;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相关分析和趋势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04期 |
8 |
吴吉春,薛禹群,张志辉;海水入侵含水层中水一岩间阳离子交换的实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9 |
郭笃发;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若干离子的主成分分析[J];海洋科学;2004年09期 |
10 |
马凤山,蔡祖煌,宋维华;海水入侵机理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4期 |
11 |
李福林,张保祥;水化学与电法在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9年05期 |
12 |
范家爵;;判别分析在圈定海水入侵范围的应用[J];国土资源;1984年02期 |
13 |
董广清,刘青勇;地表水源变化对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影响[J];水利水电快报;1996年19期 |
14 |
周训,宁雪生,王举平;北海市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水化学判别[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2期 |
15 |
刘冬雁,庄振业,邱汉学,宁丕海,刘竹梅;莱州海水入侵与地下水位负值区的演变模式[J];海洋湖沼通报;1999年02期 |
16 |
;海洋水文[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4期 |
17 |
范家爵;;海水入侵地区地下水水质数值模拟方法的初步探讨[J];工程勘察;1988年04期 |
18 |
成建梅,陈崇希,吉孟瑞,孙桂明;山东烟台夹河中、下游地区海水入侵三维水质数值模拟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1期 |
19 |
杜国云;基岩海岸海水入侵特征及对策——以长岛县南北长山岛为例[J];海洋科学;2002年05期 |
20 |
谢惠兰;海水入侵海滨城市的环境危机[J];海洋世界;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