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PS差分信息传输协议研究
【摘要】:
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标准GPS定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差分GPS的引入,为人们提高GPS定位精度提供了一条捷径。目前,差分技术已经成熟并被人们所广泛使用。
任何信息的传输都离不开一定的格式(协议),DGPS差分信息也不例外。为了推广差分GPS技术,国际上很多组织都指定了DGPS差分信息的传输协议,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就是RTCM SC-104和RTCA DO-229协议,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协议进行了详细研究。本课题对于DGPS用户选择适当的差分传输协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差分接收机的开发也有一定帮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GPS定位误差的主要来源并解释了三种差分GPS方法,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如何消除定位误差的原理。
接着,分别对RTCM SC-104协议和RTCA DO-229协议进行了研究,对它们的主要电文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电文的数据块结构、电文包含的参数和参数的意义等。
在介绍RTCM协议和RTCA协议的内容后,本文对两种协议的解码方法和流程进行了研究,并用VC6.0软件开发了一种协议解码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读取和保存RTCM协议和RTCA协议数据、提取有效数据、显示解码数据和选择显示内容等功能一系列功能。
最后,在前文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对RTCM协议和RTCA协议进行了详细比较,包括传输系统的组成,主要改正算法和适用范围等。通过比较,得出了两种协议的异同点。
本课题来自大连海事大学导航研究所承担的吉林省交通厅的科技项目“船舶动态监控信息系统”,研究成果在提高船舶定位精度的技术中得到了应用。
|
|
|
|
1 |
金常臻;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与应用[J];电信科学;1995年09期 |
2 |
王广运,宋如轼,张卫华;DGPS在水运工程勘测中应用回顾与展望[J];全球定位系统;1999年Z1期 |
3 |
王军,于洪喜,曹桂兴;差分GPS定位技术[J];空间电子技术;2001年Z1期 |
4 |
葛志明;DGPS在长江航道建设中的应用[J];海洋测绘;1995年01期 |
5 |
李宝森;RBN—DGPS定位系统在海道测量中的应用[J];海洋测绘;1998年01期 |
6 |
高佩习;差分GPS下的精确空中导航[J];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年06期 |
7 |
李康吉,刘国海;一种提高GPS定位精度的组合定位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8 |
周百胜;TRIMBLE 4000SSE-DEL NORTE GPS1008实时差分DGPS系统的开发应用[J];工程勘察;1997年05期 |
9 |
刘志刚;;可控震源定位技术的分析[J];物探装备;2007年S1期 |
10 |
李宝森;浅谈RB-DGPS系统在天津港海道测量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1997年03期 |
11 |
李夕银;车载差分GPS道路测量软件DGPSWay[J];测绘科学;1999年04期 |
12 |
刘经南,刘晖,叶世榕,杨蜀江,高修全;连续运行多功能差分示范基准站的建设与实验(续)[J];测绘通报;2000年01期 |
13 |
何其畏;高利;;GPS定位精度的提高及其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3期 |
14 |
冯宝红;邵进达;;基于GPS/PDA/GIS技术的土地变更调查系统的研究[J];工程勘察;2008年03期 |
15 |
高艳波,张焕臣;DGPS在航道的水下地形与水深测量中的应用示例[J];海洋技术;1998年02期 |
16 |
孙少华,江南;基于DGPS的试验船只定位跟踪和指挥调度[J];贵州科学;2002年04期 |
17 |
王静波;熊盛青;周锡华;郭志宏;;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研究进展[J];物探与化探;2009年04期 |
18 |
金常臻;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开发和民用[J];计算机与网络;1997年02期 |
19 |
刘志刚,张利宝;可控震源DGPS技术的使用[J];物探装备;2001年03期 |
20 |
李薇;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第一套水下GPS系统湖试成功[J];遥感信息;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