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菊茶用价值的探究
【摘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除了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之外,大多品种还具有食用、药用等价值,因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有效成分,而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但目前我国传统茶用菊品种多产于南方,因无法适应东北寒冷、干旱的气候,导致在北方不能大面积种植推广。本试验选取沈阳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自主培育的,适应东北环境气候抗性良好且观赏性较强的12个地被菊品种,采收不同时期的3种头状花序(朵菊、胎菊、米菊)和幼嫩叶片,按照茶用菊产品的标准,对其进行3种不同干燥方式的处理;并对得到的产品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氨基酸、多糖、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通过与传统品种‘杭白菊’、‘野菊’和‘市售杭白菊’产品进行比对,选出有效成分含量优于传统茶用菊的品种,并确定其最适采收的时期;再对其外观品质进行评价,选出最佳的干燥处理方式。结果表明:自然阴干、高温烘干和微波气流结合干燥三种干燥方式中,自然阴干能够完好的保留菊花最原始的形态和颜色;高温烘干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多糖的含量;微波气流结合的干燥方式更适用于茶用菊的干燥,具有高效、干燥后外观品质较高、能较好保存各项有效成分的特点。四个采收时期中,朵菊和胎菊的表现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冲泡后观赏效果佳,米菊气味大多比朵菊和胎菊时期浓重,叶片的有效成分含量多高于米菊时期,从含量上讲适用于茶饮。品种‘黄磐石’,适合对朵菊、胎菊和叶片进行采收,采用微波气流结合的方式进行干燥;品种‘1618’,朵菊、胎菊、米菊和叶片都适合采收,采收朵菊时,适合采用自然阴干的方式进行干燥,采收胎菊、米菊和叶片时,适合采用微波气流结合的方式进行干燥;品种‘436’,适合对朵菊、胎菊和叶片进行采收,建议采用微波气流结合的方式进行干燥;品种‘黄莺’,适合对朵菊时期进行采收,建议采用自然阴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品种‘黄磐石’、‘1618’、‘436’和‘黄莺’的综合评价优于传统品种‘杭白菊’,是适应北方环境气候,具有较高茶用价值的地被菊品种;品种‘天柱山一号’是多糖含量较低,其他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综合体验较好,适合需要低糖的特殊人群饮用的茶用地被菊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