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除了能向多种中胚层组织细胞分化,如骨软骨和脂肪细胞外,还可以诱导分化成非中胚层的细胞组织如:神经细胞,肺泡和小肠细胞。骨髓MSCs取材容易,来源充足,分离和培养技术比较成熟。自体MSCs诱导分化后进行移植治疗,解决了异体细胞免疫排斥的问题。MSCs的神经分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能找到合适的分化方法和诱导剂,我们就可以应用分化后的细胞来治疗多种神经疾病,如截瘫、中风,帕金森氏症等。在寻找诱导剂方面,Sanchez-Ramos,Woodbury,Kohyama,Reyes和Verfaillie工作主要集中在神经因子和抗氧化剂如beta-巯基乙醇等。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的科学家在使用中药的提取物诱导MSCs分化成神经细胞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在本试验中,测试了几种抗氧化剂对MSCs的影响,以分析抗氧化剂对MSCs神经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beta-巯基乙醇具备此种诱导能力,排除了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作用。本实验使用了beta-巯基乙醇、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和DMSO作为诱导方案,在诱导后,可见很多诱导产生的神经元样和胶质细胞样细胞。
诱导MSCs分化成神经细胞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其分化的机制,以及将来应用于临床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疾病(如截瘫、中风,帕金森氏症)。
实验材料与方法
取2-4月龄WISTAR大鼠,颈椎脱位法处死大鼠。无菌条件
下取股骨和胚骨的骨髓b人snd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
液1000rpm离心10分钟,吹打b人两个培养瓶,置人37℃J%
COh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隔日更换培养液,当细胞达到70%融
合时,传代。当传到第五代时,取一瓶MSCS用胰酶消化,以8 X
10Vcm‘浓度接种在六孔板中的盖玻片上,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
法检测CD45人D90的表达。分别取第5代和第13代的MSCS,以
8 x 10~cm‘浓度接种于六孔板中的盖玻片上,制备细胞爬片,每孔
加 ZInL培养液。达到 80%融合时,更换新鲜培养液,并在培养液
中加人终浓度为 lrnM的 p一流基乙醇,诱导 24小时,PBS洗涤,
而后换成无血清的培养液。5小时后用含 2%DMSO的诱导液处
理5个小时。取诱导10小时后的细胞,参照博士德公司的SABC
试剂盒操作方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一抗为NSE,H抗为与
一抗相对应的抗体。对照组为未经处理的细胞和用PBS代替一
抗的细胞。
实验结果
刚分离的MSCS贴壁后呈圆形,胞体透亮,折光性好,与造血
细胞混杂。在换液去除本贴壁细胞,不断培养中,MSCS以外的造
血细胞被去除,MSCS自然纯化。MSCS形态也是不均一的可以呈
现多种形态:长梭形,大而扁平,小而多颗粒的细胞等。免疫细胞
化学检测 CD45和 C规的结果,可见 CD45完全阴性,C删 70%
阳性。在MSCS g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不明显,大致上细胞的
边缘变得不是很规整,有很多的指状突起。在撤掉血清问更换
·2·
为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后20分钟内,即有细胞发生明显的形
态变化:细胞体开始收缩,胞体发亮(折光性强人有些细胞的细胞
质分裂呈现多突起的外观。细胞最终成为三角形、锥形,星形,和
长锥形等。一些细胞酷似神经细胞。但是有待功能学研究。所以
称为类似神经细胞。(Neuron-·ike cells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
果:未诱导的细胞表达极其微量的NSE,无一抗对照组完全阴性,
而诱导的细胞 80%以上表达 N.SE,NSE表现为弥漫的胞浆着色。
讨 论
骨髓间充质细胞是目前研究比较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对于
它的分化的多向性科学家尤其感兴趣。在各种诱导剂中,选择相
应的无毒的诱导剂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的效率以及进一步得到功能
上与体内正常神经元一致的神经元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建立切实
可行的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条件,是MSCS最终运用于临床
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首要和必需的基础工作。在诱导剂的选择
上,不同的实验室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中山医科大学采用了中药的
提取物作为诱导剂如:三七、后香、丹参,但是中药的有效成分还不
清楚;在国外,Woodb啡 et al采用的是 p一流基乙醇、DMSO和丁
化羟基苯甲醚(BHA)作为诱导剂,但是BHA有使细胞突变的可
能,故本实验并没有采取。Saxlchez-Romas使用的是RA8DNF
和NGF,Kohyama等使用的是.5-Aza-C,之后是BDNFJGF和
NTh处理细胞。
本研究显示MSCS的分化和抗氧化作用的关系并不明朗,因
为单纯使用某种抗氧化剂如:谷脱甘肽、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
不能起神经分化作用,在处理后只能看到分裂相增加,增生活跃。
几大类的诱导剂,如beta一疏基乙醇可以透过细胞膜而起作用,
·3·
ATRA具有核受体,其分化作用的实质还不清楚;通过受体起作用
的NGFSDNF对于促进细胞分化的机制也不清楚。所以把神经
细胞分化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Q25
|
|
|
|
1 |
项鹏,夏文杰,王连荣,陈振光,张丽蓉,张秀明,李艳,李树浓;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2 |
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黄少华,张秀明,李艳,李树浓;麝香组分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3 |
撒亚莲,李海标;三七总皂甙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
|
|
|
|
1 |
周德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应用[J];安徽医学;2003年04期 |
2 |
侯艺鑫;杨志云;王宪波;;中医药对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
3 |
鄂艳;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
4 |
罗中华,彭代智,刘旭盛,黄跃生,刘敬,周新;三七皂甙对烧伤兔外周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2期 |
5 |
林治平;曾荣;胡资兵;林颢;;Wnt信号通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J];广东医学;2011年08期 |
6 |
项平,黄锦桃,侯春莲,李海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受伤大鼠玻璃体内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J];解剖学研究;2005年01期 |
7 |
项平,撒亚莲,黄锦桃,陈文芳,朱永红,李海标;三七总皂甙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时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年03期 |
8 |
钟敏,魏林林,叶兵;中风1号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5年03期 |
9 |
张自强;张虎林;张晓刚;;骨碎补及其有效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8年12期 |
10 |
李盛华;郭平德;;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甘肃中医;2010年02期 |
|
|
|
|
|
1 |
柳雪枚,李虹奇,肖宣,于德泉;天然麝香抗炎蛋白质的研究Ⅰ.Mu-a-1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的鉴定[J];动物学报;1992年03期 |
2 |
何凤慈,龙在云,周立,刘英炳;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组织总钙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3 |
姜秋颖,张萱,张朝颖,张荔华;麝香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4 |
吴俊芳,王洁,张均田;总丹酚酸对小鼠脑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1999年04期 |
5 |
项鹏,夏文杰,张丽蓉,陈振光,张秀明,李艳,李树浓;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5期 |
6 |
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李红乐,李树浓;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6期 |
7 |
王文杰,白金叶,程桂芳,朱秀媛;麝香糖蛋白成分对白三烯B_4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04期 |
8 |
项鹏,夏文杰,王连荣,陈振光,张丽蓉,张秀明,李艳,李树浓;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9 |
何颖红,李海标;三七总皂甙对成年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