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
前言
上皮钙粘连素(E-cadherin)作为上皮细胞间主要的粘附分子,其表达异常缺失是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主要原因。E-cadherin的胞浆端靠连环素(catenin)家族来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连接,形成稳定的复合体。连环素(catenin)家族包括α-catenin、β-catenin、υ-catenin和P120,它们除了和E-cadherin一起介导细胞间粘附行为,还在核内发挥信号转导作用。
P120(P120ctn)是连环素家族新发现的一员,它的生物学功能还没有被人们完全了解。P120最早发现是作为Src癌蛋白的底物,cDNA克隆技术发现它包含一段犰狳(Armadillo)重复序列,这与其他连环素一样。但P120在胞浆中与E-cadherin相连,不与肌动蛋白和α-catenin相连。其分子量为120kDa,基因位于11q11。通过对N-端和C-端的不同切割,P120有四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95KD,105KD,112KD和120KD。在核内P120与转录因子Kaiso结合,但功能不明。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143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P120的表达情况,目的在于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对3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检测了P120的表达情况,并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进行比较。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免疫组化方法共用 14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其中 80例非
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来自鞍山肿瘤医院外科手术切除并有完整随
访资料的标本。另外63例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
年 11月-2002年 9月外科手术标本。标本均经 10%中性福尔马
林固定,石蜡包埋。Western Blot所用的36例新鲜肺癌组织及癌
旁正常肺组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 200年 11月
-2002年 9月外科手术标本。
2.主要试剂和来源
鼠抗人 P120单克隆抗体(P17920-050)购自美国 Transduc-
non公司,S-P超敏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KIT-97)和 DAB酶
底物显色试剂盒(DAB-003)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鼠二抗和显色试剂盒购自华美公司。
3.方法
3.IWestern Blot 取新鲜样品门-2克)加裂解缓冲液,剪
碎、匀浆超声处理,高速低温离心提取上清蛋白,电泳、转印,经封
闭后加相应的一抗、二抗及显色试剂检测。图像扫描,测定P120
全部亚型的灰度值。
3.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采用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
化物酶免疫组化法门S-P法八结果判定:每张切片选5个高
倍视野,每高倍视野计数200个瘤细胞。染色强度与正常支气管
粘膜上皮相同,并且膜阳性肿瘤细胞290%,则称为表达正常;如
果染色强度减弱,或者阳性肿瘤细胞<90啪,或者染色出现在胞浆
中,则称为表达异常。
4.统计学分析
·2·
各组计数资料利用 SPSS for Windows10刀软件包,采用 X‘检
验或Fisher准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ter方法绘
制生存曲线,评估生存率,用og-ranx方法检验不同患者分组之
间生存率差别,计算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用C似’S比例
风险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如果因素P值小于
0.05有统计学意义。Westeni Blot图像的灰度值分析采用配对t
检验。P值小于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P120在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表达定位于细胞膜,反应呈
强阳性反应,无胞浆蓄积。在143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有ZI
例表达正常。122例表达异常,出现细胞膜表达减弱,和/或出现
胞浆表达,异常表达率为85.3%。P120在肺腺癌和鳞癌异常表
达率分别为趴.4%O4/64厂86.1%N&叮9入二者无明显差异什
-O.248人在高中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2o的异常表达率为
84.4%,而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P120异常表达率为86.8%,H
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u=0.372人 I、11期病例中 P120异常表
达率为 60.5%,明显低于皿 *期病例中 P120的异常表达率门4.
2%厂二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人在88例有淋巴
结转移病例中,其中有84例乃5.4%)出现了P120的表达改变,
而在55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有38例N9.1%)出现了P120的
表达改变,H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瞩二 0.008人用 Cox’s比例风
险模型分析,P120的异常表达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因
素。
2·Weste。BIOt的结果
由于 P120四种亚型的存在,应用 P120单克隆抗体检测,发现
·3·
从95KD到 120KD处发现几条特异性条带。正常组织可见全部亚
带,而肿瘤组织常缺乏某种亚带表达或弱表达。
讨 论
P120在一些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已有报道,如在胃
癌、结直肠癌、膀耽癌厚腺癌等,其主要改变为细胞膜表达下降,
和/或出现胞浆表达。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43例非小细
胞肺癌进行了检测,发现
|
|
|
|
1 |
谢秉煦;;小细胞肺癌时的组胺酶活性[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年08期 |
2 |
江庆平;;比顺铂更有效、更易于耐受的碳铂(Carboplatin)[J];国外医学情报;1985年17期 |
3 |
郑玉琰,陈达庄,许宏乾,孙昆良,高岩;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87年01期 |
4 |
白振明;对并用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的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1年01期 |
5 |
赵家美;廖美琳;徐扣凤;;MA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1993年04期 |
6 |
傅深,蒋国梁,王丽娟,钱浩,叶明,傅晓龙,赵森,何少琴,刘泰福;超分割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临床Ⅲ期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4年04期 |
7 |
相洪琴;;突然戒烟可能是肺癌的征兆[J];国外医学情报;1995年08期 |
8 |
刘树旗,孙树岚,张建军;250例非小细胞肺癌死亡病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肿瘤;1996年S2期 |
9 |
陈玉蓉,廖美琳,赵家美,王慧敏,阎文晰;IVP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肿瘤;1996年S2期 |
10 |
张应潮,付彬玉,王谊,王华明,于晴,陈益;米托蒽醌、威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J];肿瘤;1996年S2期 |
11 |
张应潮,付彬玉,王谊,王华明,于晴,陈益;米托蒽醌、威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J];肿瘤;1996年S2期 |
12 |
;细胞角蛋白-21-1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标记[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6年04期 |
13 |
;气管、肺[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1997年03期 |
14 |
郑春秀
,李书权;不能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处理准则[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年01期 |
15 |
史建军,王兆武;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J];广州医药;1998年02期 |
16 |
王春波!150040,王瑞芝!150040,乔文波!150040;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综合治疗的前瞻性随机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
17 |
赵荣国,苟勇;CA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0年03期 |
18 |
彭明轩,彭江涛;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0年03期 |
19 |
王绿化,殷蔚伯;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1年02期 |
20 |
李国生,张道荣,刘冬,王恩华,邱雪杉,张丽红;p34~(cdc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