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MRCP的循证和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目前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非侵入性影像诊断方法(US,CT和MRCP)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放射学领域循证医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通过ROC分析,以及按病变部位、性质进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亚组分析来评价超声、CT和MRCP对胆胰系疾患的诊断价值,并简要介绍ROC的原理和应用。
材料与方法
1.循证研究
采用medline检索有关人类研究、英文、发表日期为1980年1月到2003年7月的文献,并参考原文的参考文献及本领域专家的意见。
纳入标准为:(a)US、CT和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性疾病的文献(b)病理结果和术中所见为金标准(c)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得每个影像方法的真、假阳性数,真、假阴性数。
排除标准为:(1)知道病理情况下的影像解释(2)无适当的参考标准(3)数据不全(4)病例报告(5)无原始数据,不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得每个影像方法的真、假阳性数(TP,FP),真、假阴性数(TN,FN)(6)综述性文献(7)数据发表两次(8)依据影像质量选择病人。
提取数据包括研究类型、病人特征、成像方法和技术等各种变量及TP,FN,TN和FP值,并计算诊断OR的自然对数值,D=In[(TP×TN)/(PP×FN)],代表影像诊断的效能。
文献质量评估:有详细的研究群体的描述(选择标准,病人特征等);有一定的影像诊断标准;数据一致。每一项记一分,按得分高低将文献质量分为a、b、c三级。
两名专家独立进行资料的选入及剔除。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估时通过kappa分析对两者意见进行一致性检验。不同意见通过协商解决。
统计分析采用漏斗图、SROC分析方法以及协变量分析。
2.临床研究
收集2002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怀疑胰胆系疾患、在中国医大二院
磁共振室接受MRCP检查患者105例。其中男49例,女56例。年龄1一83
岁。其中同时做B超检查者65例。另有同期CT资料59例,其中同时做超
声检查31例。设备为Elseint公司2.OTesla和Philips公司1.STesla超导磁
共振机,Philips Mx8000多层螺旋CT扫描机,Medison~KretZ公司生产Volu-
son 730D超声诊断仪。每诊断一种病种计作一次诊断过程。影像诊断医师
按图像所见在①肯定是良性病变、②可能是良性病变、③不清楚、④可能是
恶性病变、⑤肯定是恶性病变中做出选择。病理检查、术中所见或临床、实
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盲法与金标准对比,分别以①,①+②,①
+②+③,①+②+③十④算作阳性诊断,计算出各自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
率,并用SPssl 1 .0软件进行ROC分析各诊断方法诊断效能。同时按病变
部位、性质分别计算MRCP、US及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似然比等指标,比
较显著性检验统计学方法采用才检验或精确概率法,p0.05为有显著性
差异。
结果
l,45篇文献,17US(2017例),12CT(752例),20MRCP(1292例)符合.
纳人标准。从三种影像诊断方法的漏斗图可以看出除US相关文献分布形
状略不规则,CT、MRCP相关文献分布形状类似漏斗形。从SROC曲线图可
以看出MRCP线最靠近左上角,说明诊断效能最好,高于US和CT;US诊断
效能高于CT,曲线与MRCP部分相交重叠。S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MRCP的Q’值(0. 9256)高于US(0.8765)和CT(0.8606)。三者间经检验
无显著性差别,MRCP和CT间检验Z二0.33,双侧P0.25。按病变的性
质、部位的亚组分析由于文献数目不够未能进行。
对各临床因素进行协变量分析:年代、样本量、地区、平均年龄、性别比
例、文献质量分级、诊断间隔时间,US采用或不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T螺
旋或非螺旋、增强或非增强,MR磁场强度、增强或非增强以及回顾性或前
瞻性研究,通过协方差分析及单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未见对诊断效能有显
著性影响因素。
2.ROC分析显示,MRCP的曲线最靠近左上角,超声次之,CT在最下
面,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分别为0.985,0.981,0.901,95%可信区间分别
为(0.966,1刃以),(0.961,1.002),(0.801,1.的2),均大于0.9,表明
MRCP、超声及CT均是诊断胰胆管疾患的有效方法。AzMRCPAzUS
AzCT表明MRCP诊断胰胆管疾患的效能优于超声和CT,采用标准正态离
差(Az;一A二)/SQRT〔SEZ(Az,)+SE,(A二)]检验三种诊断方法是否有统计
学差异。其中SE(Az)为Az的标准误,三者分别为0.10,0.10,0.051,
MRCP与CT间Z二0.75,双侧P0.25。
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病变,MRCP、超声及CT的诊断能力各不相同。
(1)MRCP诊断胰胆系恶性占位敏感度最高,超声及CT的诊断水平相
近,经校正xZ检验及精确概率检验,MRcP与超声和cT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三者中,超声的特异度最高,达100%。同时与CT比较,超声具有更
高的准确度,阴性似然比也更接近0,所以在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病变时,超
声较CT略具优势。
(2准诊断胆胰系结石过程中,MRcP敏感度明显高于超声及CT,经x,
检验MRcP与超声和cr间有显著性差异,x,值分别为10 .058和5 .046,p
0 .05。
①诊断胆囊结石MRCP敏感度最高,为92%,超声及CT的诊断水平相
近,敏感度均为83%,经检验三者无显著性差别,但与CT比较,超声具?
|
|
|
|
1 |
鲁宏,孙善全;影像诊断中的思维反馈[J];医学与哲学;2001年04期 |
2 |
王锋,梁建玲;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年03期 |
3 |
夏黎明
,周燕发
,王承缘;努力拓展心血管影像诊断的新技术[J];放射学实践;2002年03期 |
4 |
牛克伟,蔡月新;小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2期 |
5 |
周燕发,陈辉;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影像诊断评价[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年05期 |
6 |
谈高,姜兆侯;影像诊断与医生的思维素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3期 |
7 |
陈燕萍,张雪林;阅片实习课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作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4期 |
8 |
;肿瘤影像诊断新进展学习班招生通知[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4期 |
9 |
曹厚德;惠普-岱嘉联合解决非典型肺炎影像诊断数字传输[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年06期 |
10 |
张冬,王文献,文利,戴书华;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4年03期 |
11 |
许有进
,黄艺生
,潘凡;2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影像诊断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
12 |
张柏登;肿瘤影像诊断论著的又一杰作[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5年03期 |
13 |
李伟雄;加强影像诊断教学中毕业实习技能的培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
14 |
松田博史
,刘芳;影像诊断[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3期 |
15 |
;第五届全国肿瘤影像诊断及新进展学习班通知[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05期 |
16 |
田军章;张雪林;江桂华;颜剑豪;黄大江;;影像诊断结构化报告的临床应用优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期 |
17 |
林燕斌;张小明;游箭;缪南东;邓进;;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影像诊断1例报道[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8 |
崔云;马大庆;;循证医学在肺部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年10期 |
19 |
吕德林;李建龙;钟田亮;;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诊断[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03期 |
20 |
王英久;高源;;影像诊断中的系统辩证思路[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