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在扑热息痛肝损害中的作用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扑热息痛肝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
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AAP)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过量使用将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口服治疗剂量的AAP,90%以上通过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由尿排泄,仅有不到5%的AAP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成亲电子的毒性中间代谢产物乙酰苯醌亚胺(N-acetyl-P-benzoquinone imine,NAPQI),NAPQI通过与谷胱甘肽结合迅速被清除。但在AAP过量的情况下,可导致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道路饱和,大量的AAP转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氧化,结果导致谷胱甘肽储备的耗竭,并剩下多余的不能与谷胱甘肽结合的NAPQI。NAPQI与肝细胞的蛋白共价结合,产生肝毒性。近来,炎症反应在AAP肝损害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AAP引起的损伤可以激活肝枯否氏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各种促炎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肝脏的侵润和激活,使炎症反应持续和放大,最终导致氧化应激和过氧化亚硝酸盐形成,对肝损伤起了重要的放大和促进作用。Trepicchio WL等报道: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预处理小鼠可以减轻AAP引起的炎症反应,同时伴随着小鼠肝脏损伤的减轻,提示rhIL-11可能具有减轻AAP肝损害的作用。本实验目的:建立大鼠AAP肝损害模型;探讨炎症反应在大鼠AAP肝损害中的作用;探讨rhIL-11对大鼠AAP肝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 实验分组和处理:
|
|
|
|
1 |
蔡中起;扑热息痛肝损害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年08期 |
2 |
臧国庆!200025,周霞秋!200025,俞红!200025,谢青!200025,王斌!200025,赵国明!200025,郭清!200025,向月琴!200025,廖丹!200025;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肝细胞凋亡在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0年03期 |
3 |
陈重阳;袁模军;;国产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肝损害和肝糖原下降[J];广西医学;1985年06期 |
4 |
田丰;李岩;王颖;吴作艳;王学清;;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损害的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1期 |
5 |
杨丽霞;郭瑞威;郭传明;齐峰;任丽;;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在TNF-α致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国微循环;2006年02期 |
6 |
夏敬文;陈小东;张斯为;陈臻;周仲文;张尚权;严缘昌;;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体内TNF-α和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
7 |
杨周岐;孟芮;王哲;张维;商澎;;PGE2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1期 |
8 |
王国华;孙宗全;刘超;柯有力;;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9 |
梁坚;周宇;王壮;陈洁;;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与血清IL-18、TNF-α、NO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10 |
王小红;姜爱萍;曹锁玉;储磊;张锁林;;甘利欣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
11 |
郑培良;;扑热息痛过量中毒及其防治[J];中国医刊;1989年08期 |
12 |
何秉燕,张渝候,文志华,李小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K_(562)凋亡[J];中国小儿血液;2000年03期 |
13 |
沈霖,杜靖远,周丕琪,谢晶,高兰;补肾法对TNF-α诱导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2000年01期 |
14 |
黄永楷;;扑热息痛过量对肝的损害[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年06期 |
15 |
周志宏,郑建伟,商少宏,沈志祥,罗和生;TNF和5-Fu联合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6期 |
16 |
刘薇,王育华,刘明,刘春雨,马金龙,汤春生;药物流产前后血清TNF-α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
17 |
尹桂然;任雁林;马秀菊;杨素娟;吴景芳;;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胎膜早破[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1期 |
18 |
朱汉华;李浪;;TNF-α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02期 |
19 |
史玉芬;王宝生;;扑热息痛中毒[J];西北药学杂志;1987年02期 |
20 |
臧国庆,周霞秋,王朝夫,姚敏,俞红,谢青;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凋亡肝细胞内胱门蛋白酶-3的表达[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