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人面中部脂肪垫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年轻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在面部衰老的过程中,软组织作为容貌的主要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面部软组织由外到内分为六层:皮肤层、皮下脂肪层、面浅筋膜层(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表情肌、面深筋膜(腮腺咬肌筋膜)、及面神经层。有研究指出在面中部衰老过程中主要的变化来自皮肤层和皮下脂肪层。以往的研究对皮下脂肪层常常忽略,但随着美容外科的发展,面中部皮下脂肪层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为随着年龄的变化,此层中无论脂肪层的厚度、还是分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脂肪层整体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造成了组织的移位和皱纹的加深。因此衰老在面部的集中体现就是面部各种曲线由“青春曲线”转变为了“衰老曲线”。
面部年轻化手术不仅是单纯地去除皮肤皱纹和提拉下垂的皮肤,而应当重点解决这些改变的青春曲线。为此我们用自行开发的测量软件测量东方女性年轻和年老者的面部特征,应用B超机测量面中部脂肪垫的厚度,希望找出东方人在衰老过程中面部脂肪垫和面部曲线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尸体标本上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确定面中部脂肪垫的范围、分布、以及与皮肤层和肌肉层的联系,为寻找新的面中部年轻化手术方法打下基础。
实验方法
1.在10具用40g/L甲醛浸泡过的头部尸体标本上进行肉眼及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脂肪垫的位置、分布及与皮肤层和深部SMAS层的固定结构。
2.平行下睑缘划一直线,在垂直于内眦、瞳孔、外眦、颧突外缘各画一条垂直线,在这4条直线上测量脂肪垫上缘到水平直线的距离。
3.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平台下应用Microsoft Visual C+ +6.0
|
|
|
|
1 |
朱绍同;;鹰嘴窝脂肪垫显影在诊断肘关节病变中的作用[J];中国医刊;1965年03期 |
2 |
刘庆寿;膝关节积液X线片的诊断及其正确性[J];国际外科学杂志;1977年03期 |
3 |
周祝谦,粱兴山;跟腱断裂的钼靶X线诊断[J];山东医药;1991年07期 |
4 |
郭宗英,胡学信,段尚林;颊部脂肪垫脂肪肉瘤4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
5 |
党书孔;足底脂肪垫在足底皮肤脱套伤中的作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
6 |
莫海雁,廖明德,陈石海;应用肿胀麻醉及注射器吸脂术治疗项背部脂肪垫6例报告[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7 |
刘春;;踝三针加艾条灸治足跟骨下脂肪垫炎4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20期 |
8 |
沙银娟;周峰;许凤山;;脂肪垫修补鼓膜穿孔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9年02期 |
9 |
朱巧燕;陈丽梅;;项部脂肪垫剪吸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4期 |
10 |
胡永吉;;踝关节外脂肪变化对踝部损伤的X线诊断意义(125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
11 |
焦存明;;髌骨下脂肪垫软骨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年01期 |
12 |
杨郑,程石泉,帅率;运动员膝关节病变786例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0期 |
13 |
奚达,刘维,徐邦宁,王耀;针刀药结合疗法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1992年03期 |
14 |
王建义;孙爱军;刘丽荣;;膝关节脂肪垫内囊肿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7年30期 |
15 |
赵国志;王志强;;儿童X线肘后脂肪垫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
16 |
杨恩林;郑淑兰;;前下纵隔脂肪垫胸片投影所见[J];天津医药;1984年11期 |
17 |
周昊嵬,于春芬,曲晓;女性髌下脂肪垫慢性损伤的诊治[J];交通医学;1999年04期 |
18 |
闫倩;刘兴鹏;;消融心房脂肪垫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3期 |
19 |
刘通;耿传卫;蒋红;;特殊类型上睑重睑术方法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2期 |
20 |
郭继鸿;;交感神经重构[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