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
体成分是指人体的总重量中所含不同身体成分的构成比,主要包括体脂率、脂肪量、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量和体内水分率等。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体成分也呈现动态变化的趋势。体成分的构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年龄、性别、区域、种族、生长发育、营养水平、经济水平及体育锻炼等。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连地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发育规律、特点,了解大连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状况,进而为其健康生长提供科学依据,为指导其营养状况和制定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也为今后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积累资料。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抽取大连市全日制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1所,每个年级共抽取4个班,共2027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分别对身高、体重和生物电阻抗法身体成分进行了测量。采用金属人体坐高身高测量计测量身高,采用日本TANITA公司的MC-180型体成分测量仪(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重、体脂量(FM)、去脂体重(FFM)、体脂率(PBF)、骨量、肌肉量、BMI、体水分率及基础代谢量等。以PBF判定超重及肥胖,超重:女性24%-30%,男性21%-25%;肥胖:女性30%,男性25%。将大连学生的身高及体重、体脂率、瘦体重分别与2000年大连男女学生、2005年广州男女学生以及2005年北京男女学生进行比较。
结果:
1.大连6-18岁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脂率、脂肪量、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量、BMI和基础代谢量总体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体内水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其中体脂率、脂肪量及体内水分率的生长曲线出现两次交叉,交叉均发生在11岁之前;去脂体重、基础代谢量、肌肉量的生长曲线在6-11岁呈平行发展趋势,骨量的生长曲线在6-12岁间为一重叠曲线;上述指标在11-12岁后生长趋势差异明显。
2.大连男女学生的肌肉量、去脂体重及基础代谢量在所有年龄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形态指标及其他的体成分指标在部分年龄段存在性差。
3.大连7-18岁男女学生的2012年身高、体重均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4.大连7-18岁男女学生的体脂率、BMI高于广州男女学生,瘦体重高于北京男女学生。
5.大连女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4.9%,男学生的肥胖检出率为24.4%。
结论:
1.大连城市6-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身高及体成分构成比例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2.大连男女学生的肌肉量、去脂体重及基础代谢量在所有年龄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形态指标、超重和肥胖构成比及其他的体成分指标在部分年龄段存在性差。
3.2012年的身高、体重指标均高于2000年,存在时代差,说明学生营养水平有所提高。
4.大连学生的体脂率、BMI及瘦体重分别高于广州、北京,存在地区差异。
5.大连学生的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控制儿童肥胖形势严峻。
|
|
|
|
1 |
胡佩瑾
,季成叶;体成分[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
2 |
金贤为;张荣健;祝宏;马峥嵘;何可南;;军事飞行人员人体成分分析[J];航空军医;2005年01期 |
3 |
谢旭东;;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的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4 |
金婧;阮祥燕;;体成分模型及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09期 |
5 |
赵长海;孙丽娟;薛婧;;生物电阻抗法在战士体成分调查及分析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
6 |
高红兰;张风芝;;274例老干部体成分测定与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1年04期 |
7 |
朱鹏汉;;沙眼患者血清中的补体成分[J];眼科新进展;1987年01期 |
8 |
刘学贤;;麻风性结节性红斑用抗反应药物对补体成分的影响[J];中国麻风杂志;1989年01期 |
9 |
李英,姚兴家,常汝芹;雄激素与体成分[J];中国学校卫生;1990年05期 |
10 |
姚兴家,李英,俞倩仪,常汝芹;10岁~15岁男学生体成分与生理机能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11 |
李安荣;姚立人;;补体缺乏与疾病[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
12 |
邬盛鑫;马受良;马军;马君义;郭春家;杨巧玲;安康;方新林;张平;凌菊;;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1期 |
13 |
闫丹;阮祥燕;;人体成分测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
14 |
李伟伟;廖少玲;;体成分与肥胖及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21期 |
15 |
王京钟;现代体成分研究进展和方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年05期 |
16 |
仰庆惠,段秉章,姚汗亭,贾司光,于志琛;从代谢能和体成分变化确定人体热能需要量[J];营养学报;1983年02期 |
17 |
廖少玲;李伟伟;刘梅;文若兰;刘琼玲;;广东省湛江市533例成年人体成分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3年01期 |
18 |
王悦;白真;;宁波大学教职工中隐性肥胖者体成分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3期 |
19 |
张荣健;韩学平;王全;李明正;黄广杰;;飞行员体成分与血脂水平检测[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
20 |
石鹤华
,黄素芳;慢性肾衰病人C3和Bf补体类型[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8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