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测量在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通气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背景及目的:鼻腔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门户,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通气。任何机械性、反射性、感染性的原因都可能破坏鼻腔的通气功能,而引起鼻阻塞。多年来因对鼻腔通气功能状况缺少一个客观的检查、评价指标,致使临床上常见到医师前鼻镜检查结果与患者主观感觉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医师对鼻阻塞性疾病的诊治以及疗效的判定。为此问题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发明了多种检查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精确测量鼻腔的一些功能性指标,而不能精确、直观地获得鼻腔的具体形态结构的改变。CT 在此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T 不仅可以精确测量上呼吸道的横截面积、各径线长度及软组织厚度等指标,同时可以显示鼻腔的具体部位与周围结构间的位置关系。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鼻中隔偏曲患者与健康人的鼻腔CT 测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探讨CT 在评价鼻腔通气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27 例,年龄与性别相接近的健康人15 例。受检者俯卧位,头过伸,以外耳道边线为基线,与听眦线垂直。自然状态下,采用PhlipsTomoscan AVE1 螺旋CT对前鼻孔到后鼻孔的区域连续扫描, 层厚0.5cm,层距0.5cm,扫描的结果用数码相机拍摄后输入电脑,应用图象分析、处理软件测量鼻腔各项通气参数、指标,比较鼻中隔偏曲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各测量参数的差别。
结果:(1) 患者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为1.50±0.52,对照组间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为2.06±0.48,P=0.0020.01;(2) 患者组下鼻甲最大横截面积为1.86±0.70,对照组间下鼻甲最大横截面积为1.39±0.44,
|
|
|
|
1 |
单建伟;周晶;冯慧;;102例1个月至3岁正常儿童CT脑外间隙差异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0期 |
2 |
杨华,卢友传;西门子SOMATOM ARC型CT测量禁止故障分析一例[J];医疗卫生装备;1998年04期 |
3 |
张新船,刘连祥,王连庆;成人甲状腺的CT测量[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4年03期 |
4 |
刘彤,陈志雨,李志霞,齐立行,崔志刚,许怀瑾,王建国,刘学;甲亢术中甲状腺残留量测量与术后CT测量的观察[J];中国医刊;2005年03期 |
5 |
吴增晖;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刘景发;尹吉林;;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行性的CT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5期 |
6 |
王书轩,杨洪涛,王天君,田原;正常成人脑室各径线的CT测量[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7 |
张智勇;张益;安金刚;;眼眶容积的计算机软件辅助三维CT测量[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
8 |
张克呈;徐英进;王颖;李耀伟;;CT测量气管及主支气管对双腔气管插管的意义[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年04期 |
9 |
崔兴弼;金昌洙;;汉族、朝鲜族侧脑室CT测量[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8期 |
10 |
周德育,司银楚,袁成和;不同体型成人小脑延髓池安全穿刺深度与颈围等关系的CT测量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5年05期 |
11 |
李欣,李明林,杨志勇;儿童正常胸腺CT测量[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年01期 |
12 |
薛雁山,郭宏秀;梗阻性黄疸门静脉变化的CT测量及其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年04期 |
13 |
康立清;全脑灌注CT测量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灌注CBV:区域性梗死的概率曲线[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年04期 |
14 |
张宗宝;;术前CT测量胸腰椎椎弓根相关参数在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年02期 |
15 |
陈谦学,叶应湖,郑晓华,刘仁忠,童世平,陈治标,王国安,陈坚;CT测量422名正常成人侧脑室的脑室颅腔比[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6年06期 |
16 |
沈文,祁吉,张文波,刘亚武,雷新玮,刘筠;影响CT测量BMD精确性因素的探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7年01期 |
17 |
杨华,卢友传;SOMATOM·ARC型CT测量止的典型故障分析一例[J];医疗设备信息;1997年04期 |
18 |
田银锐,江勇,白桦,彭斌启;胰腺CT测量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的相互关系[J];云南医药;1999年02期 |
19 |
栾立;陈嘉麟;田素良;范育龙;艾自胜;;哈萨克族人蛛网膜下池CT测量值年龄组变化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年02期 |
20 |
孙玉华;唐友盛;徐兵;史俊;彭玲玲;卢秋宁;乔建功;李刚;赵颖;;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头颅模型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