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胰腺癌临床分析及其吉西他滨治疗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胰腺癌已成为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国内外,其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病程短、进展快、起病隐袭,很难早期发现,故预后很差。早期诊断及治疗成为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吉西他滨为治疗胰腺癌的首选药物,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否由于单药化疗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及大连市三院的部分进展期胰腺癌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及联合化疗疗效作一分析,以提高对胰腺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及部分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共60例临床资料及电话随访结果,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并结合相关文献做出临床分析。其中45例全身化疗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吉西他滨单药组17例,剂量为1 000mg/m2,d1、8,三周为一周期。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28例,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1000mg/m2,d1、8,分别联合:(1)氟尿嘧啶425-600mg/m2,静滴或持续静脉泵入,d1-5;(2)顺铂60-75mg/m2,分3-4天静脉滴入;(3)奥沙利铂85-130mg/m2,d1,静脉滴入;(4)卡培他滨1000mg/m2,每天两次口服,d1-14。21天为一周期。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期,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在60例胰腺癌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86:1,年龄最小36岁,最大78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部位:肿瘤位于胰头33例,占55%,胰体尾27例,占45%。60例患者中:吸烟(大于等于20支/天*10年)24例(60%),饮酒16例(26.7%)。有胆囊炎、阑尾炎等手术史的7例,占11.67%,有糖尿病史的8例,占13.3%。有胰腺炎病史的3例,占5%。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症状包括:腹痛,最常见,占83%,其次为消瘦(63%)、食欲不振(53%)、乏力(38%)、腹胀(32%)、黄疸(25%)、背痛(23%)、恶心呕吐(18%)、血糖升高(18%)、陶土便(8%)、腹部包块(7%)、瘙痒(5%)和发热(3%)。其中胰头癌患者无痛性黄疸占25%。实验室检查:肝功异常(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GGT、ALP等升高)有17例,占28.3%。贫血患者有11例,占18.3%。肿瘤标记物检查:60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51例有CA1 99升高,且升高至少2倍以上,31例患者有CA125升高,26例有CEA升高。阳性率CA199 91.1%CA12572.1%CEA 44.8%。影像学检查:6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行彩超检查,其中19例符合胰腺癌诊断,阳性率为59.4%。有44例行CT平扫或增强CT检查,40例符合胰腺癌诊断,阳性率达90.9%。有31例行MRI检查,30例确诊,阳性率达96.77%。预后分析:发病至就诊的时间、消瘦、背痛及是否接受化疗与预后有关,而年龄、转氨酶是否升高与预后无关。化疗病人吉西他滨联合组及单药组的临床受益率均得到提高,但两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胰腺癌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在50岁以上。病因不明,吸烟与胰腺癌的发病有关。
2.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乏力、腹胀、黄疸等。
3.肿瘤标志物检测CA199阳性率高于CA125和CEA。CT及MRI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
4.消瘦、背痛、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接受化疗与胰腺癌预后有关,年龄、转氨酶升高与预后无关。
5.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相比,疗效、临床受益率、中位生存期均相似。
|
|
|
|
1 |
王静,陆建平,刘崎,王莉,王飞,曾浩,金爱国,龚建国,王敏杰;不同MR快扫序列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胰腺病学;2001年01期 |
2 |
Kumar Manoj,刘正人,田锐,秦仁义;生长抑素受体2基因转染抑制胰腺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
3 |
阎长青;郭俊超;廖泉;赵玉沛;;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胰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5年12期 |
4 |
郝继辉;;怀疑胰腺肿瘤 首选B超检查[J];医药与保健;2010年03期 |
5 |
席密;张啸;;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64例壶腹周围癌[J];实用肿瘤杂志;1991年03期 |
6 |
孙厚坦,赵夏夏;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肿瘤一例报告[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2年02期 |
7 |
冯培勤;时玉忠;张传玺;;胰腺乳头状囊腺癌1例[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4期 |
8 |
孙诚谊,张延龄,曹世龙,黄抗美,李栋良,蒋娉,倪洪珍;胰腺肿瘤DNA含量检测及生存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06期 |
9 |
姚根有,陈培辉,来茂德,洪莉英;胰腺肿瘤九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的观察[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95年02期 |
10 |
邓世荣,凌利霞;胰腺囊腺癌横结肠瘘1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6年08期 |
11 |
;胰腺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05期 |
12 |
白遵光,蔡炳勤,谭志健,刘晓雁;胰腺囊腺癌合并囊内出血1例报道[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13 |
;胰腺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10期 |
14 |
赵敏,贾青,姜若兰;生长抑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的生长调控[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
15 |
鲍洛文,倪耀忠;胰腺癌的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16 |
王浩;腹腔镜在胰腺癌分期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年05期 |
17 |
孙建,倪泉兴,傅德良,虞先俊,姚琪远,张延龄;胰腺癌介入化疗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意义[J];腹部外科;2003年04期 |
18 |
高德明,马庆久,赖大年,鲁建国,何显力,褚延魁,武永忠,梅乐园,何泽生;12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
19 |
彭承宏,王涌,吴存造,唐喆,刘颖斌,吴育连,方河清,彭淑牖;标准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4年02期 |
20 |
曹文洪,丁庆国,赵芳,夏逸星,唐利吉,王晓燕;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