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化学成分研究及刺老鸦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摘要】:苦碟子[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为菊科(Compositae)苦荬菜属(Ixeris genus)植物,别名为满天星,盛产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民间应用治疗阑尾炎、肠炎、头痛、牙痛等,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肿瘤、抗炎、镇痛、镇静及心血管方面的活性等。近年来,随着现代提取分离和波谱学技术以及现代药理学的飞速发展,对苦荬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利用各种分离手段从苦碟子全草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鉴定,它们是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K1),抱茎苦荬菜内酯A(K2),抱茎苦荬菜内酯B(K3),木犀草素(K4),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K5),芹菜素(K6),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K7),β-谷甾醇(K8),胡萝卜苷(K9)。其中化合物K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第二部分本文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C-18柱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从楤木属植物刺老鸦[Aralia elata(Miq.)Seem]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已知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解析鉴定了这6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刺龙芽皂苷A,刺龙芽皂苷C,刺龙芽皂苷D,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hederagenin,刺囊酸,齐墩果酸。
首次对上述分离得到的5个结构类似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对人体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生成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这5个化合物对由fMLP,PMA,AA所诱导的活性氧的产生有不同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并对其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
|
|
1 |
吴仕筠;代小艳;米长忠;;蜚蠊药用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09期 |
2 |
牛燕;冯献起;钟惠民;;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3 |
沈立茹;郭栋;尹宝伟;张青;赵雷;霍长虹;张嫚丽;史清文;王永利;;红树林植物木果楝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9年08期 |
4 |
武晓红,田智勇,王焕;金银花的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12期 |
5 |
芦绪芳;;金银花的研究现状[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5期 |
6 |
何薇;林江涛;;中药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年06期 |
7 |
赵贵钧;张崇禧;吴志军;李霞;杨颖博;孙连娜;郑水庆;;肿柄菊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8 |
连艳玲;何东仪;;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
9 |
马辉,沙明;苦碟子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0 |
孙友富;樊菊芬;;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医杂志;1981年12期 |
11 |
刘干中;周金黄;;党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年02期 |
12 |
陈妙华,刘凤山;中药沙苑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Ⅰ.氨基酸的分离及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87年02期 |
13 |
傅定中,胡燕,王汝俊,邵庭荫,陈德伟,巫莹莹;白术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研究[J];中药材;1988年06期 |
14 |
朱计生;田毓英;;饮水中化学成分引起氟中毒的因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15 |
李汝惠,王昌琼,龚萍;黄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11期 |
16 |
陈泽华;黄寿才;;炮制对侧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药材;1990年12期 |
17 |
;关于雌雄异株茵芋的研究[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0年05期 |
18 |
袁惠南;王秀文;阎永厚;林飞;;某些天然药物或其所含化学成分的致突、致癌及致畸作用[J];中成药;1990年03期 |
19 |
王强,俞祥生,张留纪,邹巧根;不同规格白芍中有关化学成分的HPLC分析[J];中药材;1992年07期 |
20 |
王芸;杨峻山;;獐牙菜属植物的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2年01期 |
|
|
|
|
|
1 |
霍长虹;尹宝伟;沈立茹;赵雷;董玫;史清文;王永利;;海洋植物木果楝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
2 |
倪艳;卢方晋;郝旭亮;李先荣;;还阳参化学成分的研究[A];中药化学研究与药物创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3 |
孙立立;仲英;;瓦松属植物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
4 |
席旭东;尹红芳;晋小军;何尤;;施肥对宽叶羌活化学成分的影响[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5 |
张晓玲;戴灵超;;鸭跖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
6 |
杨光忠;胡昀;陈玉;;竹叶椒木脂素成分的研究[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
7 |
邵红霞;杨九艳;;列当化学成分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8 |
黄敏聪;;金银花的质量管理和应用[A];2009浙江省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9 |
许军;陈浩;彭红;熊俭;刘燕华;;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免疫活性的考察[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
10 |
王青虎;王金辉;额尔登巴格那;塔娜;;蒙药小白蒿化学成分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