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岛共享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世纪海洋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海岛作为海洋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海岛发展逐渐加快。因海岛系统自然条件方面的限制因素,海岛发展整体上比较落后。在当前共享理念的背景下,以海岛这一特色地区为对象,陆域系统与海岛系统的共享发展已变得势在必行。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陆岛共享发展的概念,构建了陆岛共享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权重赋值及加权求和,测度了大连市与长海县共享发展水平指数,对陆岛和岛内两个尺度的共享发展水平做了具体分析,然后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陆岛尺度的共享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因地制宜地提出陆岛共享发展的优化调控路径。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从陆岛尺度看,大连市与长海县共享发展综合水平呈现先快速降低后波动增加再逐渐递增的“W”型发展过程,整体为较低共享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高度共享,发展机会与发展成果为中度共享。发展成果共享波动性较大。第二,从岛内尺度看,长海县内部共享发展综合水平差异较小,而子系统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共享度最高,但均衡型较低,公共服务共享度最低,发展成果共享不稳定。中心乡镇稳定性较好,而外围乡镇稳定性较差,时间上也呈现为“W”型的发展过程。第三,从灰色关联度看,各指标与陆岛共享发展的关联度值都在0.74以上,为强度关联,对陆岛共享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选择合理。除陆岛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外,其它指标都在0.95以上。发展机会共享的关联度最高,达0.877,公共服务共享的关联度最低,只有0.807。第四,陆岛共享发展的促进因素为陆岛经济发展收入与消费水平和陆岛居民生活水平等,限制因素为海岛自然条件限制、陆域极核效应不强和陆岛发展基础与机会不均衡等。所以应因地制宜地提出陆岛共享发展的提升策略,主要包括大力发展陆域实力、提高陆岛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和提高海岛可达性、增加海岛的发展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