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计划生育等政策的推行使得我国整体社会都处在关心和关爱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大背景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发展都不成熟的个体,也需要全社会尤其是父母的大力关怀。小学阶段是6—12岁儿童心智等各方面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必不可少,然而正是由于全社会寄予小学生的厚望太高,使得作为小学生每天必修课的课业就越来越多,由此而导致的课业负担就越来越重,使得孩子们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基于这一现象,首先在政府方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指示着力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譬如在2010年7月所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地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是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与损害,并且强调要率先实现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这方面不难看出我国政府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尤其是小学生课业负担上所做的努力。其次,我国的教育研究者也无不心系小学生的身心生活状态。在CNKI中国知网上输入“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字样,文献资料之多令人咋舌。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与视域详细分析了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充分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小学生的关爱。笔者作为以教育社会学为研究方向的一名研究生,在课余时间接触了很多小学生,发现很多儿童都对其课业过多过重而身心疲惫、叫苦不迭,通过访谈家长与小学生,发现导致其课业负担过重的不仅仅是从表面看来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等的原因,而是由于我国处于一种“前喻文化”的背景下,处于后发外生现代化的过程中,这种问题来自于我国社会本身,学校、家庭都无可奈何,因而出现这一问题不可避免。即便如此,笔者作为一名研究者,本着改善小学生课业负担状态的这一心情,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缓解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状况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