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
【摘要】:在当代文坛,叶广芩是少数民族文学领域里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满族女性作家。她写作风格多元、文笔深邃、大气温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民族题材文学趋暖的环境下,叶广芩开始了满族题材的文学写作。作为历史上曾煊赫一时、最后又分解离析的民族,满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自身民族命运的大起大落。曾经以雄强英武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继而又湮没于历史地表的满族人,在沉沦于历史的地平线之后,长期处于心灵无所归依的漂泊状态。叶广芩试图重新寻回失落满族人的精神故园。在叶广芩的作品中,她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处理的非常深刻。她在对本民族的文学题材进行书写的同时,在回望中融合反思,在反思中兼具考察,在坚守着自身民族认同的大纛之下将族性诉说娓娓道来。本文透过叶广芩的满族题材作品,以满族书写背后的文化理解方式为切入点,探寻她的民族文化追寻和面对现代性来袭时的反思与转变。本文力求剖析潜隐于作品背后的叶广芩的民族心理、文化追求,诠释她在少数民族文学写作中的价值,以及她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叶广芩的满族身份进行阐述,指出叶广芩是在相对宽松的时代话语语境下完成的自身认同,她重新解读了被岁月尘封的满族历史。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她的小说重现了具有满族风情的社会图景,塑造出别具时代印记和民族性格特质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叶广芩笔下满族图景的描绘,本文以期引领读者透过韶华的尘埃感受历史文化,与历史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追忆与审思中反观当下现实。第二章结合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的角度对叶广芩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在叙事视角上,叶广芩采取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的多重聚焦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文本风貌。在叙事模式上,叶广芩采取时间与空间交错叙事的方式,在时空穿梭中进行文本解读。在叙事话语方面,叶广芩的语言或者纯粹或者细腻,悲怆而又温婉。以叙事视角、时间和空间叙事以及叙事话语的运用为切入点,对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进行详细的剖析,揭示她是如何完成文化认同并展现满族性格的,挖掘叶广芩小说中想象共同体背后独具的支持心灵的文化内涵。第三章对叶广芩满族书写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诠释。这一部分从写作风格、题材与内容等方面入手,将叶广芩与同样善于写满族题材的作家,如老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传承文化的精髓,透视出叶广芩与众不同的文风和诗意的批判。在文化继承中超越,彰显叶广芩文学的独特价值。本文认为她的作品中饱含对过往民族历史记忆的深情回眸,为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书写空间。她无愧为满族书写的当代歌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