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互联网信息时代在为人们沟通提供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都对人们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素养属于人的内在品质的范畴,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人的情感态度、文化性格、道德修养、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旨趣等诸多方面。近年来对人文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阶段,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存在空白。小学阶段是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小学生存在人文知识缺乏,人文情感薄弱,人文行为不当等问题,学生自身的现状也直接反映出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语文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繁荣发展、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就必须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首先介绍了本论文主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及方法。第二部分着重界定人文素养的相关概念、探讨其内涵以及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第三部分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论证,目的是对当前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并从语文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建设、本土人文素养资源这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探寻语文教学在小学高年级中的培养策略。内容主要有教学理念的革新;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灵活教学方法,探求教材中的人文价值;构建涵养学生人文成长的校园文化;注重教学与本土人文资源的整合。第五部分为结语,包括研究成果的总结、不足和展望。本论文的研究对小学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