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土地乃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在此过程中,由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缺陷,一些地方出现了多征、滥征甚至非法征地的现象,致使我国耕地大量流失,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征地前后的工作缺乏透明度以及农民的参与,征地补偿问题及农民失地后的生活保障、就业等问题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各地因土地征收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农民集体的抗法、上访事件层出不穷,直接危及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势在必行。
目前,农村土地征收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土地征收问题的研究。本文也试图通过对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阐明当前法律在规范土地征收和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上的缺陷,以寻求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了概述。本部分首先对土地征收的概念及法律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了我国土地征收的立法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土地征收的目的,即公共利益的需要。本部分在分析公共利益的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公共利益的立法模式,然后介绍了我国关于土地征收目的的规定及其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目的的建议。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土地征收的程序。本部分首先对土地征收的程序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征收程序,并对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程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土地征收程序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程序的建议。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本部分首先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概述,随后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规定,指出了我国在补偿制度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