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字油田的信息资源规划研究
【摘要】:
石油行业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的高度技术密集型行业。石油行业的信息化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从1980年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油气田生产及其他石油工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步得到应用。但是和国外的石油企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差距包括:思想意识的差距、投入力度的差距和实施效果的差距,另外企业的IT人才短缺及不稳定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信息化建设却不容乐观。由于缺乏总体的数据库设计,信息资源处于分散孤立状态,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各类业务数据难以有效共享和交换,极大地限制了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次信息资源规划是针对油田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全面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计方法,从企业整体全局出发进行数据库详细设计,极大改善了企业的数据环境,构建数字油田。
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为:江苏油田率先引进信息资源规划理论进行全局数据规划,进行数据中心方案设计。文章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实践和经验教训。通过对比国内外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找出我国石油企业和国外石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分析这种差距产生的具体原因,指出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探求缩短差距的解决办法。
第二部分主要详细阐述了数字油田模型框架以及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趋势。通过对数字油田和数据中心概念的提出、演变、模式定义以及基本框架的描述,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指出了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第三部分为江苏油田数据中心信息资源规划的策略分析。江苏油田依照信息资源规划理论,遵循数据库设计原则,面向全域油田进行全面的数据规划,实现自主数据库设计。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成果包括三种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五个基础数据标准、用户视图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信息资源规划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列举信息资源规划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和困难,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