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罗定透皮凝胶剂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治疗尿失禁药物托特罗定的透皮凝胶制剂进行了研究。托特罗定是一种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可用来治疗多种膀胱过度活跃性疾病。口服后,托特罗定可经肝脏代谢为多种活性及非活性产物,药效受患者肝代谢能力影响很大。作为非口服剂型,透皮凝胶剂可以避开肝首过效应,从而降低托特罗定转化为非活性代谢物的几率,有利于控制药量,降低副作用。
使用卡波姆作为凝胶基质,乙醇和蒸馏水为溶剂,甘油为保湿剂,三乙醇胺为pH调节剂,通过改变各组分含量,以及加入不同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凝胶处方进行设计与筛选。用Franz扩散池和小鼠皮肤进行凝胶的体外透皮释放实验,由12h内药物累积透皮释放量Q和药物稳态渗透速率Jss评价凝胶透皮能力。结果显示,卡波姆940的透皮效果强于卡波姆934,甘油含量对释放基本无影响,几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促透能力为N-甲基吡咯烷酮氮酮油酸≈亚油酸,药物的透皮速率随着凝胶中托特罗定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与乙醇含量无关,N-甲基吡咯烷酮可增加药物透皮能力,但不如凝胶载药量影响显著。
最终,优选的凝胶处方含3%自由碱托特罗定,1.5%卡波姆940,10%甘油,10%乙醇,5% N-甲基吡咯烷酮,3%三乙醇胺和67.5%蒸馏水。该凝胶为乳白色,外观细腻,分布均匀,流动性好,体外12h累积释放药量为(1708.96±210.61)μg·cm~(-2),稳态透皮速率可达140.52μg·h~(-1)·cm~(-2)。
对优选凝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此凝胶剂在离心、常温、低温和恒温加速条件下均保持稳定,高温下凝胶载药量会发生改变。
使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考察托特罗定凝胶剂体内代谢情况。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托特罗定凝胶,同时静脉注射酒石酸托特罗定溶液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凝胶给药后,动物体内产生的肝代谢物很少,与静脉注射后的含量接近。从2h到12h,凝胶中的药物可持续稳定释放。凝胶剂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_(max)在1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47%。用背部除毛的家兔进行凝胶的皮肤刺激性实验,连续涂抹凝胶7日后,家兔皮肤无红斑和焦痴出现,个别动物有轻微水肿,证明凝胶剂对皮肤基本无刺激。
通过观察托特罗定凝胶和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对由M受体激动剂普鲁卡品引起大鼠排尿量增加的抑制作用,评价制剂药效。托特罗定片在8h后抑制作用下降,托特罗定凝胶则能在12h内持续发挥作用,说明托特罗定凝胶具有比托特罗定片更持久的药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944.1
|
|
|
|
1 |
褚爱武,崔跃红,刘文波,姜少军;油酸经皮促透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2期 |
2 |
;Preparation of Tolterodine Metabolite Loaded Biodegradable PLGA Microspheres[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0年01期 |
3 |
杨惠娣
,徐彬;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J];世界临床药物;2003年09期 |
4 |
柳朋生;用猪作人透皮实验动物模型的有关资料[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
5 |
吴伟,崔光华;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5期 |
6 |
徐兆瑜;聚乙烯吡咯烷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应用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年03期 |
7 |
王文刚;恽榴红;王睿;付桂英;刘泽源;;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贴剂经不同动物皮肤的药物渗透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8年02期 |
8 |
万新祥,黄小平,励石寒,王卓斌,何尚宽;不同动物与人的皮肤药物渗透性比较[J];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
9 |
王淑华;林永强;;水性凝胶剂的制备及常用辅料[J];食品与药品;2006年02期 |
10 |
杨丽,杨敏,杨文展,赵猛,霍永志,毕殿洲;盐酸达克罗宁凝胶剂的研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
|
|
|
|
1 |
熊耀康,俞冰;金耳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2 |
姚中强,于孟学,韩淑玲;非甾体抗炎药[J];北京医学;2005年05期 |
3 |
陈家旭,季绍良;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国医药学报;1995年06期 |
4 |
段继宏,杨勇,吴士良,潘柏年,那彦群,薛兆英,郭应禄;北京地区尿失禁发病率调查[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5 |
赵小凌,刘济湘,柴铁军,丁友真;脂质体的制备、检测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98年05期 |
6 |
韩冬,崔黎丽,李国栋;巴布剂透皮给药基质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7 |
赵建斌,崔勤,王连刚,吴少华;补骨脂素脂质体的研制及细胞毒作用初步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8 |
张燕;不同型号卡波母凝胶剂对体外组织的粘附性[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
9 |
过乃蓉;罗庆尧;陈震华;曾云鹗;;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J];分析化学;1983年06期 |
10 |
;Preparation of 5-Fluorouracil Loaded Polylactide-co-glycolide-c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 (PLGA-mPEG) Nanoparticles via High Speed Shearing[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