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免疫试验
【摘要】: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中的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狂犬病毒颗粒外形呈现子弹状,长约170纳米左右,直径为75nm。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完整病毒颗粒包括五种结构蛋白(核蛋白,磷酸蛋白,基质蛋白,糖蛋白,L蛋白)和一分子的RNA构成。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体内,经神经末梢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行为反常,狂躁不安,进行性麻痹,最终死亡等特征。感染对象为温血动物和人,是一种死亡率几乎为100%的人兽共患病疾病。
目前人狂犬病的传播和贮存宿主以犬为主,且病例绝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有50000~55000人死于狂犬病,我国每年就有3000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5%以上的人狂犬病是由于带毒的犬感染引起的。带毒动物的咬伤是狂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狂犬病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世界上80多个国家仍有发生,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超过其它类型的传染病,
给犬接种有效疫苗是预防人和动物狂犬病的最好办法,研发一种免疫效力高、免疫周期长的狂犬病疫苗对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具有重要意义。令人欣慰的是,安全并且高效的商业细胞培养疫苗,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疫苗需要费用较高;暴露后免疫治疗需要多次免疫。这种纯化的细胞培养疫苗未能得到实际应用。发展中国家迫切需免疫效果好且廉价的疫苗,一次免疫就能达到免疫保护。基因重组技术和反向遗传技术研制的新型狂犬病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可以通过细胞系统扩大培养,但其免疫原性较弱;DNA疫苗较容易扩大培养,但是这些疫苗与亚单位疫苗的抗原表达量较低,没有得到理想应用;其它新型疫苗,包括基因重组疫苗(痘病毒载体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现在仍然在审查中。因此研制免疫效力高,廉价的狂犬病疫苗,是狂犬病疫苗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试验使用的以HIV-1型为基础的慢病毒载体,能够携带外援基因容量大,可以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可以整合到靶基因组上,能够在靶细胞中稳定和长期表达,并且删除病毒复制的必须基因,安全性较好,免疫排斥小,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本试验参考GeneBank中狂犬病病毒SRV9株糖蛋白基因序列,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反应,获得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狂犬病病毒SRV9株糖蛋白基因连接至T载体,经测序正确后,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V和BamHⅠ双酶切,并回收狂犬病糖蛋白基因;首先将慢病毒载体pLVX-IRES-ZsGreen用EcoKⅠ酶切作用1h后,加入0.5μl Klenow和1μl dNTP Mixture作用30min,将5′端补平,通过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片段,再将回收片段用BamHⅠ单酶切,再次回收载体片段作为连接用载体;然后将糖蛋白基因与制备的载体按9:1的比例用T4连接酶16℃连接12h,构建表达载体pLVX-IRES-ZsGreen -SRV9G;将构建的含有糖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与包膜质粒pMD2.G和包装质粒psPAX2共转染293T包装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ZsGreen)表达情况,收集上清,经浓缩后接种293T细胞,得到重组慢病毒感染细胞,经RT-PCR反应检测外援基因能够在感染细胞内转录。
重组病毒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的免疫试验,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病毒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糖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经过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表明,经过免疫2周后,可以检测到抗狂犬病中和抗体,第3周后,产生的抗狂犬病中和抗体的达到最高,且高于0.5IU/ml (疫苗最低保护单位)。
本试验获得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病毒pLVX-IRES-ZsGreen-SRV9G,对获得的重组病毒进行生物学和免疫学验证。该重组病毒可以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中和抗体。本研究对研制狂犬病病毒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
|
|
|
|
1 |
邱沙洛;黄福林;;狂犬病病毒的电镜观察及该病的传播[J];自然杂志;1988年09期 |
2 |
李萍;对狂犬病病毒核酸疫苗的免疫应答[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6年02期 |
3 |
李思经;转基因番茄生产狂犬病病毒外壳蛋白[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4期 |
4 |
扈荣良,涂长春,李银聚,侯世宽,李红卫,杜坚,冯丽春,崔青山,殷震;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转基因小鼠对该病毒形成免疫耐受[J];中国兽医学报;1997年05期 |
5 |
佟明华
,金宁一
,秦翠丽
,毛春生
,顾万钧
,郭志儒
,张茂林
,钱爱东
,候世宽
,杨同书
,殷震;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J];生物技术通讯;1997年Z1期 |
6 |
张玉慧,高春润,潘广彧,赵钢,张东阳,秦贤,俞永新;狂犬病病毒CTN株不同代次在Vero细胞培养的病毒滴度和免疫原性的比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8年02期 |
7 |
袁慧君,扈荣良,张守峰,张茂林,涂长春;狂犬病病毒SRV_9克隆株核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年01期 |
8 |
佟明华,金宁一,毛春生,秦翠丽,顾万钧,王秀清,郭志儒,郭军庆,杨同书,殷震;不同启动子对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1997年04期 |
9 |
梁秀梅,于潜;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J];生物学通报;1994年06期 |
10 |
李萍;携带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的质粒载体能诱导保护性免疫力[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年02期 |
11 |
古漓,王树声,C.A.De Mattos,C.C.De Mattos;广西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04期 |
12 |
范氾;;诡异的狂犬病毒[J];自然与科技;2010年02期 |
13 |
张守峰,扈荣良,肖跃强,田向阳,夏咸柱;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J];中国病毒学;2005年02期 |
14 |
钱爱东,侯世宽,张茂林,李红卫,涂长春,殷震;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主要功能区的克隆和序列比较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1996年06期 |
15 |
钱爱东,侯世宽,何昭阳,刘清河,殷震;RV野毒株的鉴定、毒力实验及其核酸探针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16 |
苏华,张鹏飞;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8年05期 |
17 |
吴小红;酵母细胞产生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类似物的结构与抗原性研究[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年05期 |
18 |
袁慧君,扈荣良,张守峰,包世俊,涂长春;狂犬病病毒糖/核蛋白基因疫苗和IL-18在犬的免疫试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12期 |
19 |
齐瑛琳;杨松涛;金宏丽;赵丽丽;冯娜;夏咸柱;;反向遗传学技术在狂犬病病毒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11期 |
20 |
高佃平;张曼夫;;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