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在光波导上的应用
【摘要】:为了解决超支化聚酰亚胺链缠结较弱这一问题,制备出一系列长链段的二酐单体,并且与三胺单体通过两步化学扣环法合成一系列含氟超支化聚酰亚胺材料,并且对其力学,热学,光学性质进行探讨。尝试用合成的材料进行光波导器件的制作。此外,合成一系列线性/A2+B3共聚的超支化氟代聚酰亚胺材料,线性部分的引入可以增加聚合物的链缠结,改善其机械性能。此外,侧链的引入可以增加聚合物的溶解性,进一步降低聚合物双折射值,并且我们对材料的热学,力学,光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了解决波导材料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的芯层包层互溶问题,我们引入交联基团,交联膜的热稳定性和抗溶剂性都得到了增强,并且光学双折射值有所降低。于是我们用交联型超支化聚合物采用离子刻蚀的得到脊型波导条。利用两步化学扣环法成功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线性长度的含氟超支化聚酰亚胺材料。所制备的超支化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在有机溶剂中有着很好的溶解性。材料的力学,热学,光学性能与材料中三胺单体的含量有着很好的线性依数关系。成功对其中一种聚合物进行炔基封端,并且得到了热学,光学性能更加优良的交联型含氟超支化聚酰亚胺材料。利用交联型聚酰亚胺E-coFHBPI 50进行器件制备,成功制备出脊型波导条,并且有着优良的光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O633.22
|
|
|
|
1 |
任斌,黄河,余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信息记录材料;2004年02期 |
2 |
李雪梅,陈胜钰;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输出端模场串扰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3 |
张乐天,吴远大,邢华,李爱武,郑伟,刘国范,张玉书;AWG用Si基SiO_2波导材料的制备[J];光电子.激光;2002年08期 |
4 |
杜宏伟,孔瑛;PI/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溶剂和耐热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3年02期 |
5 |
生瑜,朱德钦,陈建定;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Ⅱ.直接分散法和同时形成法[J];高分子通报;2001年05期 |
6 |
包洪涛,戴基智,杨亚培,赵天卓,佟会,罗辉;厚二氧化硅光波导薄膜的制备[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5期 |
7 |
孙自淑;江天;马家举;江棂;;聚酰亚胺的改性及应用进展[J];化工科技;2005年05期 |
8 |
王卫华,韶晖;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9 |
董铁权;张明艳;曾恕金;;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纳米杂化膜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绝缘材料;2005年06期 |
10 |
贾巧英,马晓燕;纳米材料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J];塑料科技;2001年02期 |
|
|
|
|
|
1 |
Fumikazu Oohira;Yutaka Mihara;Gen Hashiguchi;Ichirou Ishimaru;Hidenori Yoshimura;Maho Hosogi;;Application of micro-machine technologies for optical and bio device fabrication[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C];2004年 |
2 |
Shunichi SOHMA;Shinji MINO;Toshio WATANABE;Motohaya ISHII;;Solid-state optical switches using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and IC-on-PLC technologies[A];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2004——5625volume[C];2004年 |
3 |
Shin-Young Yoon;Byung-Tak Lee;Hyun Seo Kang;Jai Sang Koh;Okeun Kwon;Geon Jeong;;Fiber-in-line Optical Transceiver Structure Using Silicon V-groove and Tilted-Fiber Gratings[A];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2004——5625volume[C];2004年 |
4 |
Qing Fanga, Fang Lia and Yuliang Liua a Optic-electron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Compact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based on SOI material[A];Proceedings of Photonics Asia 2004;Optoelectronics,Microelectronics,and Nanotech——5644volume[C];2004年 |
5 |
PANG Fu-Fei, HAN Xui-You, CAI Hai-Wen, Qu Rong-Hui ,FANG Zu-Jie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Optics,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PRC;A low loss planar waveguide by using organic-inorganic Sol-Gel[A];Proceedings of 20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Optics[C];2005年 |
6 |
Weijian Wang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 Canada 3701 Carling Ave., P.O. Box 11490, Station H, Ottawa, Ontario, Canada, K2H 8S2;Integrated Optical Glass Waveguide WDM Devices:Most Recent Developments[A];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Fourth Opto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C];1999年 |
7 |
王玥;吴远大;李建光;安俊明;王红杰;张家顺;尹小杰;胡雄伟;;光敏性杂化SiO_2波导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
8 |
吴朝晖;王耀先;程树军;;聚氨酸(弹性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9 |
吴远大;邢华;郑伟;刘国范;张玉书;;硅基二氧化硅厚膜材料的快速生长[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
|
|
|
|
|
1 |
曹俊奎,苏文成,朴明俊,刘新宇,吴忠文;刚性链嵌段共聚物的研究(I)——聚醚醚酮-聚醚砜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10期 |
2 |
王松,杨德才;等规聚丙烯自成核的等温结晶动力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1期 |
3 |
任敏巧,莫志深,陈庆勇,张宏放,宋剑斌,张会良,孙小红;间规1,2-聚丁二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J];高分子学报;2005年03期 |
4 |
何素芹,窦红静,朱诚身,赵丽平;间规聚苯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6期 |
5 |
王凯,高生强,詹茂盛,范琳,杨士勇;热塑性聚酰亚胺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5年03期 |
6 |
李生柱;聚酰亚胺的现状和将来[J];化工新型材料;1999年11期 |
7 |
陈建升;左红军;杨海霞;刘金刚;范琳;杨士勇;;适用于RTM成型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
8 |
高春梅;奚旦立;杨晓波;孟彦宾;;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相容性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6年05期 |
9 |
崔永丽,张仲华,江利,欧雪梅;聚酰亚胺的性能及应用[J];塑料科技;2005年03期 |
10 |
吴航,郭虹,刘德辉;聚酰胺-酰亚胺耐高温材料的制备和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
|
|
|
|
1 |
刘颂豪;光纤通信技术的新发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年02期 |
2 |
杨晶晶;周宏伟;党国栋;陈春海;;聚酰亚胺硅氧烷/聚酰亚胺两面异性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8期 |
3 |
刘金刚,何民辉,王丽芳,杨海霞,李彦峰,范琳,杨士勇;含氟聚酰亚胺及其在微电子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Ⅰ 含氟单体及聚酰亚胺的合成[J];高分子通报;2003年03期 |
4 |
陈志明,邵利;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合成新工艺[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
5 |
张慧剑,左萌,钟锦舜,顾畹仪;高速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二级调制格式研究[J];中国激光;2005年06期 |
6 |
孙自淑;江天;马家举;江棂;;聚酰亚胺的改性及应用进展[J];化工科技;2005年05期 |
7 |
黄培,耿洪斌,刘俊英,时钧,马志荣;长链聚酰亚胺的制备与表征[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