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线机器人高精度稳定跟瞄技术研究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是一项危险性大、劳动强度大、涉及面广的电力作业任务。迄今为止,主要依靠巡检人员沿线执行检测任务,成本高、效率低、误检漏检率大。巡线机器人提供了一套机器人作业系统,代替检测人员对线路进行检测和维护,提高了线路的管理和维护水平。
巡线机器人需要容纳多个模块,如电机、扫描器、控制板、无线模块、电源模块等,体积比较庞大。在其巡线的过程中,由于天气、机器人运行、高压线摆动与舞动等原因,使得应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光学探测设备不能稳定的对需要探测的目标给予详细探测。从而影响了高压机器人巡线的质量,不能顺利完成对高压线路的图像采集,很难完成预定任务。
本文重点研究视轴稳定技术,物体凝视跟踪技术,主要包括被动减振和惯性稳定技术,精确跟踪与自适应调整伺服技术。惯性稳定环节是一个闭环伺服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由直流力矩电机驱动,惯性陀螺仪做稳定探测。本文设计了电流环硬件PI调节电机驱动电路和以DSP为主控器件的的控制电路。为提高系统伺服带宽,本论文采用三环控制,为电流环、速度稳定环、位置环,电流环由硬件固化在驱动电路中。考虑到硬件实际需要和系统可靠性,扩展了电路保护功能、系统自检功能、各种故障处理功能,系统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例如光电隔离、屏蔽、一点接地等措施。软件方面,稳定环采用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跟瞄系统采用双输入双输出耦合神经网络控制方式,对比传统神经网络控制方式单独控制方位/俯仰轴,此种方式对两轴耦合运动产生的非线性存在明显补偿作用。
论文最后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验证实验,并对各种稳定方法及跟踪方法做了对比和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新型控制算法在巡线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用具有良好的性能可满足巡线机器人视觉稳定跟踪系统二轴控制的需要。
|
|
|
|
1 |
张运楚,梁自泽,谭民;架空电力线路巡线机器人的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4年05期 |
2 |
周风余,吴爱国,李贻斌,王吉岱,梁自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自动巡线机器人的研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3期 |
3 |
卢香利;王弦;鲍务均;吴功平;;巡线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及正逆解的求取[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
4 |
耿欣,周延泽;巡线机器人的爬行方案设计[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
5 |
李英;;武汉大学吴功平教授和他的机器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8期 |
6 |
肖晓晖,史铁林,杜娥;高压输电线路巡线作业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J];机械与电子;2004年10期 |
7 |
白玉成,吴功平,肖晓晖,肖华;基于DSP的高压巡线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2期 |
8 |
朱亚圣;周芙;;全国首例自主跨越障碍 全省首次带电试验性巡检——机器人试验性巡检[J];安全与健康;2009年21期 |
9 |
左岐;谢植;梁自泽;唐健隆;孙德辉;刘仁学;;巡线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年02期 |
10 |
宋巍巍;王永;李旺;马海涛;;基于巡线机器人的货物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自动化仪表;2009年01期 |
11 |
;武汉大学研制出自主巡线机器人[J];机械;2011年06期 |
12 |
祝鲁金;程志勇;;巡线机器人电源系统研究[J];移动电源与车辆;2006年01期 |
13 |
戴锦春;刘杰;孟凡宝;周子瑾;;巡线机器人无刷电机驱动切换[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
14 |
周风余;吴爱国;;架空输电线路自动巡线机器人[J];农村电气化;2008年02期 |
15 |
乐滨;方宏良;胡睿;雷泽元;;高压输电线巡线机器人多电磁传感器的信号处理[J];机械与电子;2008年08期 |
16 |
李静;郝卫东;;基于AVR单片机的新型巡线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年09期 |
17 |
王永;宋巍巍;马海涛;李旺;;巡线机器人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自动化与仪表;2008年11期 |
18 |
郭菁,詹平,柯汉松;基于GIS的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6期 |
19 |
魏军英;李东民;王吉岱;;新型巡线机器人的运动学算法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4期 |
20 |
邬大为;阮毅;任志斌;;高压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J];电气自动化;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