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精华,何宝祥,李恭贺,李彩萍;奶牛酮病生化特征及防治[J];广西畜牧兽医;2004年03期 |
2 |
朱映天,陈振旅;南京地区奶牛亚临床酮病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3 |
姚树展,高书年,吾鲁木汗,李萍,那木若,宁秀苹,杨秀香,邓效仪,王炳兴,张金忠,李自仁,热依木,张孔杰,张桂芬;高产奶牛隐性酮病发病特点及其早期诊断的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1991年S1期 |
4 |
刘鸿,毛华明;奶牛血酮和乳酮的浓度关系及在检测亚临床酮病中的应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
5 |
武瑞,张洪友,夏成,汤海宽;酮病奶牛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性变化的研究[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年11期 |
6 |
魏城市,李洪旗,邢学龙;浅议奶牛酮病[J];山东畜牧兽医;1999年02期 |
7 |
王振学;泌乳母牛酮病二例[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9年01期 |
8 |
蒋建中,张华智;南宁市某奶牛场酮病普查及病因探讨[J];广西畜牧兽医;2002年04期 |
9 |
萧定汉,李兰华,宛绍月,陈德民;奶牛酮病早期监控技术的效果[J];中国奶牛;1995年05期 |
10 |
曹明治,黄秀英,高金华,姜洪文,吴国财;经产母猪发生酮病的诊治报告[J];辽宁畜牧兽医;1995年05期 |
11 |
王凯,徐锦娴;广东省某奶牛场隐性酮病的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3期 |
12 |
张洪友,张喜玲,武瑞,夏成;奶牛酮病红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4期 |
13 |
张富林,权会芳,孙义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酮病[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
14 |
刘伯淳;酮病母牛之临床化学参数[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0年01期 |
15 |
薛瑞益,韩敏,刘晓松;奶牛酮病刍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年03期 |
16 |
许贵宝,刘兆爱,夏奎波,王本会;乳牛酮病并发产后瘫痪[J];山东畜牧兽医;2001年01期 |
17 |
美热古丽·木塔力甫,艾比拜木·哈帕尔;奶牛酮病的防治[J];新疆畜牧业;2003年03期 |
18 |
李光辉,刘士喜,商长法,吴齐鸿;奶牛隐性酮病监测的研究——Ⅰ、八种测定法对实验性酮尿、酮乳检验效果的观察[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19 |
徐闯;孙秀军;杜世琦;王利民;张才;刘国文;李小兵;谢光洪;王哲;夏成;张洪友;;Ⅱ型奶牛酮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8年02期 |
20 |
张再国,陈宝华;丙二醇—氯化钴合剂预防奶牛隐性酮病效果观察[J];新疆农垦科技;1991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