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伴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税务机关内部所掌握的征纳双方的信息已不能满足税收管理的需求,从其他机关、部门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辅助税源管理,对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辅助税源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已较为成熟,并广为使用。在我国,这类软件尚处于研发、试用阶段,国内部分省市的国、地税及相关政府机关正在这一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所做的工作,为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在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领域所开展工作的一部分。
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从众多的涉税第三方获取涉税信息、怎样鉴别庞杂数据的有效性、怎样加工不同格式的数据使之成为能够应用于税收管理的信息、怎样使系统具有开放性以确保采集的范围可扩充。遍览国内各省、市税务部门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软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动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依赖人工,数据利用率低,采集范围固化,难于扩展。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如何设计信息采集途径、步骤,如何设计软件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软件研发前期,需要对实施处理的对象、预期处理的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考虑相关软硬件及网络环境现状,针对信息采集途径、步骤,设计科学的方案,并合理构建软件结构。
为此,本文首先确定了业务需求,根据既定的采集范围,对所要采集的数据,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依据各类第三方涉税信息与税务内部数据结合的具体规则,对被采集信息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并据此对软件的采集形式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再次,为实现采集范围的可扩充,进一步提出采用经典设计模式中的策略模式来设计采集程序的方案;最后,在系统实现上,采用了模板化信息采集模式规范数据的内容及形式,以任务管理方式,提供统一、通用的OLAP接口,从而解决数据多样性带来的信息难于采集、鉴别、整理的问题;以税务系统内外数据为依托,采用人机结合、多重比对分析的模式,对数据有效性进行鉴别,采用了工厂模式、构建器模式、策略模式等多种经典设计模式,力求实现接口开放性,能够便捷的采集更大范围的数据。
|
|
|
|
1 |
李俊;“金税”误区[J];软件工程师;2004年05期 |
2 |
宋兴彬;基于Sybase复制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建立[J];山东科学;2000年01期 |
3 |
;IT样板自己做 济南信息化一波两折[J];信息系统工程;2005年03期 |
4 |
张平,闵小俊,徐俊光,邱桂斌;基于J2EE技术的档案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5年02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吴毓壮;;中国税制改革的博弈分析[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二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