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源于趋化性的偏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
【摘要】:本文研究源于生物趋化性的抛物-双曲耦合、抛物-抛物耦合及多个抛物方程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全文的内容共有五章.具体如下所示:在第一章里,我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介绍了源于趋化性的Keller-Segel模型的推导.本章我们仅介绍四种趋化性模型的背景: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耦合系统、抛物-抛物耦合系统、两种群的趋化模型以及趋化模型-流体模型耦合.此外,本章还介绍了上述几类趋化性模型关于行波解、爆破、解的全局存在性和吸引子等研究结果.在第二章里,对于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耦合的趋化性模型,我们考虑线性趋化性势函数与对数趋化性势函数复合情形,以及对数趋化性势函数的方幂情形,通过Hopf-Cole变换,将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耦合系统化为抛物-双曲耦合系统.通过研究双曲守恒组激波解的存在性,证明了原系统行波解的存在性.在第三章里,我们证明了抛物-抛物强耦合的趋化模型在Neumann边值条件下解的全局存在性.该系统具有快扩散和非线性源项,由于该模型特有的非线性交错扩散形式以及强耦合性,给数学研究带来了本质上的困难.我们主要利用能量估计,得到了源于Moser迭代技巧的几个重要引理.在第四章里,我们首先建立了源于趋化性的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脑内老年斑的数学模型,并且画出化学反应网络图.进一步根据线性化方法及非负矩阵和图论相关理论,证明了齐次定态解的存在性,并得到该稳定态解的不稳定的充分条件.在第五章里,我们给出总结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
|
|
1 |
曹丽娜,张鸿庆;求解一类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一般解的机械化算法[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2 |
林伟,吴兹潜;复合型偏微分方程组的若干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
3 |
金正国,朱豪渐,赵光范,尹虎范;一类积分偏微分方程组的解在H~(3/2),~(3/2)(Ω)中的存在性及稳定性[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4 |
王志,杜正聪,陈溯江,李蓉芳;偏微分方程组数值解奇异性特征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
5 |
张关泉;利用低阶偏微分方程组的大倾角差分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1986年03期 |
6 |
金伏生;某类偏微分方程组的对称守恒性问题[J];工程数学学报;1986年01期 |
7 |
凌岭,孙晓艳,荔伟;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偏微分方程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8 |
贾屹峰,张鸿庆;偏微分方程组的一种约化[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年03期 |
9 |
王宏霞;张焕水;;求解源于连续H_∞预演控制的偏微分方程组(英文)[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
10 |
谷超豪;正对称型偏微分方程组的可微分解[J];数学学报;1964年04期 |
11 |
武从海,陈化;具有正整数特征指数的一阶非线性奇异偏微分方程组[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3期 |
12 |
孟晓辉;陈玉福;;代数偏微分方程组的对合特征集方法分析(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1期 |
13 |
于涤尘;关于调合函数的几个定理[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年04期 |
14 |
凌岭;;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偏微分方程组[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
15 |
袁益让,王文洽,羊丹平;油藏盆地发育数值模拟中的偏微分方程组的有限元方法和理论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1994年01期 |
16 |
张流生;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一个算法[J];计算物理;1997年Z1期 |
17 |
雷锦志;超定偏微分方程组局部解析解的存在唯一性(英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8 |
张善卿,李志斌,潘素起;线性齐次偏微分方程组的既约化基[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4年02期 |
19 |
曾云辉;;具非线性扩散系数的中立双曲型阻尼偏微分方程组解的振动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14期 |
20 |
张鸿庆,吴方向;一类偏微分方程组的一般解及其在壳体理论中的应用[J];力学学报;199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