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至元耀州窑青瓷的阶段特征及流布研究
【摘要】:陕西铜川耀州窑是中国北方地区生产青瓷最具连续性和影响力的窑场。本文广泛搜集了国内出土耀州窑青瓷资料。依据前人的分期结论,将其分为五期分别进行研究即五代时期、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到金代早期、金代中晚期和蒙元时期。论文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将窑址外出土的耀州窑青瓷分为五期,列出每期土出情况表再依器型对每期出土的耀州窑青瓷进行分类排比。这既是对耀州窑青瓷的甄别、梳理、系统化,也是挖掘和展示材料的过程。最后再总结每一期出土的耀州窑青瓷的阶段特征。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将窑址外出土耀州窑青瓷的地点分期标注在地图上,探讨每期耀州窑青瓷的流布范围、数量、使用阶层和运销路线,并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研究成果对其流布变化的原因进行蠡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五代时期耀州窑青瓷多集中出土辽上京临潢府和窑址周边地区。推测本期耀州窑青瓷产品十分珍贵。辽境契丹贵族墓出土品主要是五代中原政权和辽交聘的产物。北宋早期耀州窑青瓷主要出土于北方地区,以辽地的墓葬和塔基最为集中。使用阶层大多为契丹贵族和汉人高官。流通路线可能从窑场经洛阳到北宋都城东京,之后沿太行山东麓传入辽境。宋境内出土的耀州窑青瓷主要位于窑址附近的宋夏边境地区,这可能跟两国榷场贸易有关。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青瓷流布最广的一个时期,并促进了耀州窑系的形成。但辽境少见,应与其长距离陆路运输形成高成本与大量由海路走私入辽的青白瓷之间失去市场竞争力有关。另一方面耀州窑积极大规模开发窑址周边、山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市场,笔者认为山东和江浙沿海港口应是耀州窑青瓷远销海外的始发港。金代中晚期耀州窑青瓷流布另一个高峰时期。耀州窑青瓷流布到了金国全境。此外,南宋和西夏境内也有耀州窑青瓷的发现。耀州窑青瓷主要作为民众日用消费瓷,部分精品也供金代贵族和高官随葬。窑址周边地区和四川盆地中多数包含耀州青瓷的窖藏当与蒙古灭金,占领四川等历史事件有关。蒙元时期耀州窑青瓷流布范围大幅度萎缩,当和耀州窑场在金元之际的毁坏有关。技术失传导致的耀州窑的青瓷变得粗陋,在本地市场也失去了与龙泉窑、景德镇窑等输入瓷器的竞争优势。于是耀州窑青瓷便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