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模式及运行机制
【摘要】:本文以耕地占补过程中的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做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经济学理论、土地估价技术等,以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为方法,并结合目前耕地占补现状,通过对耕地异地占补的理论基础研究,提出了耕地异地占补数量、质量、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等平衡模型,探讨了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可行性及其问题,并通过经济效益平衡模型及质量平衡模型的实例研究证实了异地占补平衡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论文对耕地异地占补理论及其平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的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模型丰富了耕地占补平衡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
|
|
1 |
高守亭;周菲凡;;基于螺旋度的中尺度平衡方程及非平衡流诊断方法[J];大气科学;2006年05期 |
2 |
塔依尔,王祯丽,吕国华,史为民,刘慧英,董新平;日光温室内热量收支的解析和数值模拟[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3 |
Y.V.Serafini;Y.C.Sud;曾晓梅;;应用简单水分平衡模式讨论土壤水分状况的时间尺度[J];气象科技;1989年02期 |
4 |
王东海,周晓平;大气非静力数值模式中声波的阻尼和压缩[J];热带气象学报;1996年03期 |
5 |
楼小凤,胡志晋,游来光;非静力平衡模式的中尺度非均匀初始场试验和锋面模拟[J];气象学报;1998年01期 |
6 |
苏永华;伍文国;李志勇;赵明华;;极限平衡模式下的边坡稳定概率小样本最优拟合算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
7 |
范远荣;谈谈数值预报模式[J];气象;1979年05期 |
8 |
武永利,张洪涛;M—γ尺度动力模式在SO_2扩散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山西气象;1999年03期 |
9 |
张宇;陶炳炎;汤志成;;小麦籽粒形成期同化物贮运过程的统计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2年02期 |
10 |
彭子成;TL和ESR年代测定法中年剂量计算模式的讨论[J];核技术;1988年11期 |
11 |
刘艳芳;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模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3期 |
12 |
钟玮;陆汉城;张大林;;非对称型强飓风中的准平衡流特征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
13 |
O.K.萨哈罗夫;C.B.罗曼诺夫;许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预报[J];气象科技;1991年02期 |
14 |
王鹏云;新一代Penn State/NCAR中尺度数值模式MM5[J];气象科技;1995年02期 |
15 |
朱宁;陈晓剑;;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模式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9期 |
16 |
云锟;;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J];广东科技;2010年08期 |
17 |
彭新敏;;企业网络与利用性-探索性学习的关系研究:基于创新视角[J];科研管理;2011年03期 |
18 |
胡志晋,包绍武,杨志伟;静力平衡模式在中尺度大气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J];气象学报;1999年01期 |
19 |
陆汉城;葛晶晶;钟玮;;准平衡流在中尺度深厚湿对流系统中的诊断分析概述[J];暴雨灾害;2010年02期 |
20 |
谢华伟;;加里曼丹岛西北侧低盐水季节变化及机理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