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点焊工艺设计及质量控制智能化研究
【摘要】:本文研制集散型智能系统进行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智能控制。在上位机系统中,设计了一个集成模糊神经网络、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事例的推理的新型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设计智能系统。该系统将基于规则的推理和模糊神经网络深层次的结合,并辅助以基于事例的推理进行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设计,工艺实例验证表明这种点焊工艺参数的求解策略是成功的。
在集散型铝合金电阻点焊智能控制系统的下位机系统中,为提高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控制精度,首次采用DSP 芯片TMS 320LF2407A 作为逆变电阻点焊智能控制器的主芯片,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电阻点焊过程控制,并提出了结合焊接电流及电极电压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方法。
|
|
|
|
1 |
王宸煜,赵熹华,黄金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和质量预测[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2 |
常保华,都东,ZhouYNorman,LumIvan;铝合金电阻点焊中电极点蚀对焊接质量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
3 |
韩敬华,单平,胡绳荪;分形理论及其在电阻点焊可的应用前景[J];电焊机;2005年02期 |
4 |
顾曾迪;;有色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实用讲座(二)——黄铜电阻点焊[J];电焊机;1987年02期 |
5 |
张忠典,尹孝辉,王群;焊点质量稳定性的高功效统计检验[J];焊接;2001年04期 |
6 |
徐进,牛占文,廉金瑞,李宝清,吴志生;电阻点焊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与进展[J];焊接技术;2003年01期 |
7 |
;非铁金属的焊接[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4年06期 |
8 |
谢坚,聂淦生;电阻点焊研究进展(上)[J];电焊机;1994年01期 |
9 |
张义,贾贵忱,白志范,吕纯杰,徐子明;逆变点焊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的输入—显示方法[J];焊接学报;1995年02期 |
10 |
曹彪,姜以宏,王建一;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有限元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
11 |
赵熹华,王宸煜;基于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J];焊接学报;1998年04期 |
12 |
管功湖;电阻点焊单片机控制器的研制[J];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3 |
文静;王春生;徐国成;程国利;;不锈钢电阻点焊过程中的动态电阻变化规律分析[J];焊接学报;2008年11期 |
14 |
杨剑秋;姜以宏;;监测电阻点焊的新方法[J];焊接技术;1987年04期 |
15 |
乔俊杰;谭劲;;不锈钢的电阻点焊[J];电焊机;1991年05期 |
16 |
方平,熊丽云,林一松,黄石生;点焊电流有效值神经网络实时计算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
17 |
杨尚磊,潘炯玺,谢雁,楼松年;钢筋焊接网电阻点焊工艺的研究[J];电焊机;2005年02期 |
18 |
王亚荣;张忠典;;镁合金电阻点焊接头中的缺陷[J];焊接学报;2006年07期 |
19 |
武佩;马彦华;韩宝生;李奋荣;;电阻点焊电磁力的试验分析[J];焊接学报;2006年10期 |
20 |
朱治愿;朱元伟;;电阻点焊对CuAlBe形状记忆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焊接技术;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