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和尺寸对若干低维材料结构的影响
【摘要】:基于经典热力学和Goldschmidt的晶格收缩假定,通过对薄膜体积自由能和界面能的比较建立了一形式简单模型,运用此模型建立了Co/Cr, Ti/Nb, Zr/Nb, Ti/Al体系多层膜双相相图,预测了Co/Cr, Ti/Nb, Zr/Nb, Ti/Al体系多层膜结构稳定性;应用热力学和弹性理论,对金属衬底上外延生长Cu和Ni薄膜的临界厚度进行预测,提出通过减少应变和增加衬底的熔化焓可以增加外延生长薄膜的临界厚度;计算了外延生长薄膜的临界错配度;研究了金属表面从对称到非对称转变的表面重组,建立了预测金属晶体表面重组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九种fcc金属(111)的表面应力f和表面能γ,并预测了其表面重组的可能性;应用Goldschmidt晶格收缩假设、键强度平均值和Lindemann熔化准则,建立了理论模型并预测了Ⅲ族元素与Si组成的团簇的键长、键强度和熔化温度;提出一个形式简单的纳米晶体结合能尺寸效应模型,应用该模型预测了纳米Mo和W晶体的结合能;对压力诱发CdSe纳米晶体固态相变及相关的热力学参数进行研究,计算了静态滞后的宽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B30
|
|
|
|
1 |
张国伟;侯华;赵宇辉;程军;;晶粒生长中高界面能各向异性的相场模拟[J];铸造技术;2008年02期 |
2 |
侯华;张国伟;程军;;三维枝晶各向异性生长的相场模拟[J];铸造技术;2008年05期 |
3 |
余万华;冯光宏;詹合林;吴春京;毛卫民;;正常晶粒长大数值模拟[J];特钢技术;2010年03期 |
4 |
雍岐龙,李永福,孙珍宝,吴宝榕;微合金碳氮化物与铁素体之间的半共格界面比界面能的理论计算[J];科学通报;1989年06期 |
5 |
刘兴军,王翠萍,大沼郁雄,贝沼亮介,石田清仁,陈晓虎;液相不溶型合金复合组织自形成驱动力的解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2期 |
6 |
静永娟;李长荣;杜振民;王福明;;Al-Ag合金η型GP区的强化作用和界面能分析[J];稀有金属;2007年05期 |
7 |
安兵,张同俊,崔崑;零蠕变法测量固-固相界面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2年04期 |
8 |
郑敏;纳米印染助剂开发中的团聚问题及其控制[J];印染助剂;2005年10期 |
9 |
曾效舒;傅燮莲;曹东;李文唐;徐春水;;原位聚合聚苯氨包覆碳纳米管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6年10期 |
10 |
邱振波;张精卫;徐志明;;材料表面能影响污垢诱导期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