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丝黑穗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摘要】: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国内外学者在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资源评价和抗性遗传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抗性遗传研究基本停留在常规数量遗传水平,尚缺乏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研究。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主要病害之一,抗病遗传研究进展滞后,严重限制了抗病育种技术的发展和种质创新能力。
本论文首先对133 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4 个国内外群体进行了抗性鉴定,发掘出一批抗病资源,为玉米抗丝黑穗病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种质基础;进而利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法进行抗病基因遗传效应分析,为抗病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采用SSR 标记和AFLP 标记技术对玉米抗丝黑穗病基因进行了QTL 分析。在染色体1.03、2.09、3.04-3.05 和8.02-8.03 区域一致性地检测到抗丝黑穗病QTL;采用集团分离法进一步得到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成功地将2 个紧密连锁的AFLP 标记转化为SCAR 标记。研究结果为今后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选择玉米丝黑穗病基因提供了技术途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这些位点的辅助选择创建近等基因系,为进一步开展玉米抗丝黑穗病QTL 精细定位与克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