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红三旱一号地区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高精度磁性年代学研究确定了研究区红三旱一号三高点剖面的地层为上、下干柴沟组地层,其分界年代为35.5Ma。通过对三高点剖面的砂岩样品进行成分分析,用Dicknson-Gazzi方法进行模式分析并结合这一地区的古水流资料,推测红三旱一号地区的物源区为阿尔金山;然后对红三旱一号三高点剖面样品进行系统的粒度统计分析,反映始新世时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没有发生明显的快速隆升,渐新世时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开始发生强烈的快速隆升,这一隆升事件目前仍然在持续;红三旱一号地区样品的碎屑矿物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研究表明,源区阿尔金山隆起具有多期性、非均衡性,阿尔金山在白垩纪和古近纪存在两期隆升剥蚀,阿尔金断裂从始新世末以来的发生多期走滑,其中10-20Ma的那一期最为强烈。
|
|
|
|
1 |
王琰
,杨林;神奇的柴达木远古化石[J];西部大开发;2004年01期 |
2 |
王力波;PC-1500计算机及其在磁性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6年02期 |
3 |
陈俊仁;雷州半岛田洋火山湖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年01期 |
4 |
海龙;柴达木盐湖卤虫加工技术研究[J];青海科技;1999年01期 |
5 |
裴军令;孙知明;赵越;王喜生;李海兵;;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全球变冷事件在柴达木盆地中的记录[J];地质通报;2007年10期 |
6 |
栾英波;郭高轩;黄骁;;北京山前冲洪积缓倾斜平原晚新生代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研究[J];城市地质;2008年02期 |
7 |
伍光和;论柴达木盆地在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的从属关系问题[J];地理学报;1965年04期 |
8 |
杨得禄;李衍霖;;柴达木大门口二叠系归属的新认识[J];西北地质;1985年01期 |
9 |
王淑芳,王云生;天津迎宾馆钻孔磁性地层的划分与对比[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1期 |
10 |
阎桂林;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1 |
孟馨,杨海福;柴达木盐湖镁资源开发初探[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2 |
姚海涛,邓成龙,吕连清;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13 |
胡青华;聂逢君;李满根;饶明辉;;古地磁学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2006年06期 |
14 |
李世英,汪安球,蔡蔚祺,黄大燊,王庆瑞;从地植物学方面讨论柴达木盆地在中国自然区划中的位置[J];地理学报;1957年03期 |
15 |
黄玉新;柴达木、祁连山地区十万分之一比例尺测图的大地测量工作[J];测绘通报;1958年05期 |
16 |
刘椿,梁其中;云南曲靖玉龙寺组和翠峰山群界线的磁性地层学研究[J];科学通报;1984年04期 |
17 |
胡联浩;李普;马醒华;;闽西上杭白垩纪红层磁性地层学研究[J];福建地质;1990年01期 |
18 |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6年02期 |
19 |
汤良杰,金之钧,张明利,刘池阳,吴汉宁,由福报,张兵山;柴达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分析[J];地学前缘;2000年04期 |
20 |
;柴达木双峰驼被列为保护物种[J];科学世界;2003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