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摘要】:语音增强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语音质量,在消除背景噪声的同时提高语音可懂度,但是这两个目的往往不能兼得。针对语音增强又有很多种方法,语音增强不但与语音信号处理理论有关,而且涉及到人的听觉感知和语音学。
本文提出了谱减参数动态调整的语音增强谱减算法。谱减法以其运算简单,原理易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谱减法所产生的“音乐噪声”,有时比原始语音中的噪声清楚的多,也更易令人反感。所以本文对传统谱减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作了改进。仿真结果证明“音乐噪声”明显减弱。
本文提出了基于Teager能量算子的双门限语音激活检测算法,更加准确的检测出语音的起始点和终点。这对于提高语音增强系统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使用了独立分量分析应用在语音增强,使用FastICA对带噪语音进行语音和噪声分离,从而实现语音增强。
|
|
|
|
1 |
黄磊;刘郁林;徐舜;;一种引入虚拟噪声分量的独立分量分析语音增强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2 |
李鸿燕;赵菊敏;王华奎;萧宝瑾;;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7年24期 |
3 |
李蕴华;;基于盲源分离的单通道语音信号增强[J];计算机仿真;2008年07期 |
4 |
凌洁;刘琚;赵彩华;杜军;;基于稀疏编码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8年06期 |
5 |
杜军;;基于稀疏编码的语音增强方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6 |
彭煊,刘金福,王炳锡;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语音增强[J];信号处理;2002年05期 |
7 |
王晓建;王玲;彭启琮;;部分HHT和ICA的混合语音增强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
8 |
林秋华;郑永瑞;殷福亮;;基于参考独立分量分析的语音增强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9 |
杨红卫,段守敏,彭煊,王炳锡;一种改进的基于ICA的信号增强方法[J];电声技术;2003年07期 |
10 |
覃溪;钟明辉;曹乃文;黄汉明;;基于ICA增强和谱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J];电声技术;2006年10期 |
11 |
邱作春;邹领;曾庆宁;;基于麦克风阵和ICA的语音增强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8期 |
12 |
袁伟军;刘珩;;基于短时对数谱估计MMSE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J];电声技术;2007年10期 |
13 |
周成,刘钊;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单通道语音降噪算法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5年05期 |
14 |
邱作春;曾庆宁;;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和ICA的消噪系统[J];声学技术;2008年01期 |
15 |
谭萍;李伟娟;李明;;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独立分量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6 |
李冲泥,胡光锐;一种改进的子波域语音增强方法[J];通信学报;1999年04期 |
17 |
马晓红,殷福亮,陆晓燕,王晓宁;基于小波变换的传声器阵列语音增强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8 |
徐爽,韩芳芳,郑德忠;基于阈值的小波域语音增强新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
19 |
邹采荣;陈国明;赵力;;基于泄漏约束的DF-GSC语音增强(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04期 |
20 |
刘小东,楼顺天;盲信源分离中信源动态变化的识别[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