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yclin D1、E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以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增生为主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较高。本实验主要对儿童ALL患者CyclinD1、ERCC1基因多态性的进行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基因存在单个碱基的多态性,可产生两种不同的转录本,两者对应的蛋白质在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病例-对照法,首次对Cyclin D1外显子4(870 A /G)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将为人们更深入认识ALL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基础,对评估ALL患者的预后及临床用药上有着重要作用。DNA在复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就需要DNA修复系统维持DNA复制的正确性。其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为核苷酸切除修复复合物中的一个亚单位,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过程必需的一个蛋白。本研究利用病例-对照法,对ERCC1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ERCC1C8092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肿瘤作为多基因疾病一直是人类基因组学和疾病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这一发现能较准确预测患者的ALL发生风险,对早期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
|
|
|
1 |
;野白合碱对25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1973年02期 |
2 |
黄平,孙秉中,王文亮;白血病并发恶性肿瘤3例报告[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3 |
程立,黄春妹,郑葆芬,单易非,吴正泉,陈伟俊;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及其鉴定——Ⅲ.凝胶层析分离的L6565病毒的致白血病活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1年01期 |
4 |
樊庆贤,周泽玉;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合并肾肿大1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5 |
张文科;孪生姐妹白血病[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4年04期 |
6 |
薛永权
,焱;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专题讨论会在我院召开[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5年02期 |
7 |
董陆佳,叶根耀,蒋本荣;正常和白血病血浆对粒系-巨噬系祖细胞的诱导活性[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6年02期 |
8 |
贺抗;;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与多原发恶性瘤——附9例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1987年02期 |
9 |
达万明,刘源,韦树楠,魏世华;高热治疗白血病的研究——Ⅱ.正常造血细胞及白血病细胞对热杀伤敏感性的体外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
10 |
陈蒲荪,谢兆霞;放射治疗子宫癌后白血病二例[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1期 |
11 |
杜心垿;;粒系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中核仁抗原P145的表达[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9年05期 |
12 |
王进升;陈佳荣;;261例白血病统计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3 |
刘卓刚;白血病与败血症[J];中国健康月刊;1990年06期 |
14 |
李湛全;贾乃镛;;服乙双吗啉发生白血病2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90年05期 |
15 |
俞淑萍;黄晓玲;;36例白血病脑病并发院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1年10期 |
16 |
赵秀兰,刘玲,殷小华,陈方;牡丹江地区1986~1990年白血病情况调查[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17 |
全国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全国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18 |
林凤茹;董作仁;徐世荣;潘凌;姚尔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七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9 |
苏献恩;;婴儿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1期 |
20 |
丁金英,潘宗坤,冯先进,毕学清;白血病特殊表现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