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油田油藏特征与钻井对策研究
【摘要】:升平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徐家围子鼻状构造向南倾没端延伸部位,主要开发的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由于升平油田储层发育差,砂体规模小、分布零散,受断层及岩性等因素影响,油水分布复杂,使得初期钻井成功率仅为73.7%,低效井比例64.3%。为了搞清升平油田的油藏特征,深化油藏认识,寻找有利的含油富集区,对升平油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对断层及构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开展了古构造发育史研究,应用神经网络、沿层滑动时窗地震特征参数相关分析法等预测岩性,采用地震与地质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寻找含油富集区,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升平油田钻井开发对策,取得了钻井成功率97.9%的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升平油田是受构造、岩性、断层和古构造等多重因素控制的复杂油藏,具有油藏类型多、油水分布复杂、油层薄的特点;升平油田油水分布基本上以上油下水为主,油水在垂向上基本上按重力分异作用分布,表现为上部纯油中部同层下部水层,受构造、断层、岩性等因素控制,全区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预测有利含油区主要评价出I类区三个,II类区三个,合计有利区面积为40.85km2,为后续的钻井开发指出了工作目标。
|
|
|
|
1 |
黄玲,辜彬,刘玲;用人工神经网络综合测井和地震资料预测岩性[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2 |
张应波,张骥东;岩性预测新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年02期 |
3 |
高先志,张万选,张厚福,刘国琴;利用地震速度预测岩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
4 |
王波,贾瑞忠;三维地震解释在文卫马地区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年01期 |
5 |
张婉婷;;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在大庆长垣地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8期 |
6 |
姜岩,施泽龙,李文艳;地震岩性预测中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年05期 |
7 |
邬兴威,王英民,赵永胜;地震技术在B27井区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1998年02期 |
8 |
么景臣,刘高华,孙兆宽,金科;小洼地区洼38井区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J];特种油气藏;2001年01期 |
9 |
魏忠元;渤海湾盆地新港探区东部岩性预测[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10 |
后敏;罗明;杨飞;秦臻;;伏龙泉地区泉一段精细构造解释与有利目标评价[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4期 |
11 |
张树林;;地震勘探新领域——转换波勘探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年01期 |
12 |
杨晓,刘景山,余杰;松辽盆地北部杏树岗地区高三、高四组圈闭条件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1期 |
13 |
卢刚臣,孔凡东,丁学垠,路彦侠,姚以泰;震—井吻合提高精细解释水平[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2期 |
14 |
贺陆明;赵清润;董雪梅;郑晓玲;;地震属性技术在油气藏研究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
15 |
张海燕;陈树民;;本征值相干体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精细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2期 |
16 |
马玉歌;;复杂断块精细构造解释技术与应用——以大芦家地区为例[J];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02期 |
17 |
刘苗;;时频分析技术在储层分析中的应用[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
18 |
李勤英,阎育英,赵爱武;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年01期 |
19 |
潘仁芳;;AVO的内涵与外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2期 |
20 |
史松群;王宇超;;有关岩性地震勘探的讨论与思考[J];岩性油气藏;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