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螯合物的制备及固相白色不透明样品池的研制
【摘要】: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是一种超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作为取代放射性免疫分析法的一种手段,该方法已经在临床检测和医学与生命科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根据自己设计的合成路线,合成两种新的螯合物BTBCT和4,4′-对硝基苯乙炔-6,6′-二甲基-2,2′-二吡啶,产物经红外、元素分析、核磁氢谱等表征结果证明了产物的结构,并将BTBCT同Eu3+及蛋白质BSA进行连接,证明其具有双功能结构,为TRFIA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螯合物。
着眼于DSLFIA体系关键技术之一—设计研制不透明固相反射免疫反应池和增大样品池S/V比的固相载体制备方法研究.通过在反应池内壁化学衍生形成能够与抗体或抗原共价连接基团,使免疫复合物结合量增大,检测灵敏度增强。研究对蛋白质连接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多苯环螯合物、配位体与蛋白质连接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
|
|
|
1 |
朱岩;螯合物离子色谱[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年08期 |
2 |
谭佩林;皮下移植脑肿瘤模型的铜代谢与铜螯合物疗法的可行性[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3年06期 |
3 |
杜文华,黄福男;柠檬酸铑及其羟丙基-β-环糊精螯合物的包囊和释放[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1期 |
4 |
金維高;陆明廉;龐叔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iethylaminophenylfluorone-Sb~Ⅲ和Dimethylaminophenylfluorone-Sb~Ⅲ螯合物的组成及安定常数[J];复旦学报(医学版);1957年03期 |
5 |
陈慧贞;;对钚促排有效的新螯合物[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1年02期 |
6 |
张凯琳,田泽敏,黄荣;钛-抗坏血酸螯合物的喂养繁殖致畸实验研究[J];劳动医学;1995年02期 |
7 |
李靖, 邓宏, 孟兰,叶久之;利福平通过螯合物形式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年09期 |
8 |
赵全芹,孟凡德,闫玉瑞;3,5-二溴水杨醛Schiff碱的Cu(Ⅱ)螯合物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年01期 |
9 |
周桢;左瑞雅;;Ala-Gln-Zn~(2+)配合物的主要理化及抗菌性质[J];药物生物技术;2010年02期 |
10 |
傅政;王治科;;环境水体中痕量铅的螯合-沉淀-分光光度测定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5期 |
11 |
谭力,赵权,袁倚盛;C_(18)健合相富集钴螯合物原子吸收法测定人血清钴[J];临床检验杂志;1993年01期 |
12 |
许金熀,闻晓光,庞贻慧;铜(Ⅱ)的NTA螯合物对抗坏血酸氧化的催化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3期 |
13 |
许洛;赵福岐;;应用普通仪器测定微量铜[J];泰山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4 |
邓宏,李靖,叶久之;利福平含量的螯合分光光度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年07期 |
15 |
冯春珍,陈莉,王曙光;双波长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5期 |
16 |
杨柳;吴文岗;;食品中硼砂的检验方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年08期 |
17 |
;铁剂、豆浆岔开喝[J];黑龙江粮食;2010年03期 |
18 |
胥彬;周金煦;王道苑;刘明章;陈瑞婷;沈美玲;;二种锑胺羧螯合物(Sb—57和Sb—71)的抗癌作用和毒性[J];科学通报;1959年22期 |
19 |
廖福荣;;艮他霉素不会和钙形成螯合物[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3年02期 |
20 |
Esteban J.M.,张明杰;用单克隆抗体作为放射性药物供人类异种移植物结肠癌的定位:一种新的螯合物配体与其它有效方法在用~(111)In标记B_(72·3)IgG中的比较[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