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的城市郊区化问题研究(1767-1890)
【摘要】:
本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是1767—1890年间的爱丁堡城市郊区化问题。城市郊区化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其内部空间承载力达到极限,城市在规模与功能上向近郊扩展的过程。这一时期爱丁堡城市郊区化与此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大规模郊区化相比,发生的时间早,郊区化的规模也比较小,但这种郊区化已经是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近代意义的郊区化。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以来,这一郊区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767年第一座新城动工至1850年第五座新城竣工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郊区化扩展规模大、速度快,建筑内容丰富等特点,故称其为爱丁堡城市郊区化的规模扩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世纪50年代第六座新城和第七座新城相继建造至1890年七座新城内主要建筑的建设全部完毕,在这一阶段里,郊区化的城市面积扩展规模较小,重点在于完善城市内部的功能,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为郊区化的完善城市功能阶段。通过对这一时期英国爱丁堡城市郊区化的阶段性原因、特点、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其他国家城市郊区化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