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地景仿真中地物与地形融合算法的初探
【摘要】: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测绘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加丰富了测绘成果的表现形式。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提供精确的战场环境信息这一军事测绘保障的根本任务却始终没有改变。在虚拟地景仿真中对地形的仿真以及对地物的仿真是两个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往往是相互独立的,忽视了地形与地物的密切关系,从而导致在目视比例尺条件下出现地物飘在空中或钻入地下等失真现象。
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开展了尝试性的研究。通过回顾虚拟地景仿真中地形建模的常用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地物的建模方法,为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融合提供了模型准备。根据地物与地形的依存关系分别提出了独立于地形的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融合方案以及依赖于地形的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融合方案,并重点针对后者进行了算法研究,主要讨论了算法的思路、实现步骤及程序流程。最后,总结了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
|
|
1 |
王光霞,刘宁,万刚;虚拟地形环境中道路与地形模型融合算法研究及精度评价[J];测绘学报;2005年04期 |
2 |
杨必胜,孙春生;三维城市GIS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矿山测量;1998年04期 |
3 |
伽马里;;利用DPGrid系统制作1∶500正射影像图[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年05期 |
4 |
王庆国;丁卫东;朱晓宏;孙泰屹;金贵林;;误差受控的多细节层次地形模型的实现[J];测绘通报;2009年12期 |
5 |
邹荣金,王来生;自然地形侵蚀的计算模型与图形表示[J];工程图学学报;1993年01期 |
6 |
刘春雨,白玉琪,常歌;三维地形中地物模型构造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1年05期 |
7 |
张立强,杨崇俊,刘冬林;基于M进制小波的视点相关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的简化[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
8 |
曹学礼;;宁波市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地方标准的研究[J];城市勘测;2006年02期 |
9 |
胡智仁;;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数据共享探讨[J];江西科学;2007年03期 |
10 |
王培;翟正军;姜红梅;;大规模多分辨率地形实时绘制算法研究[J];测控技术;2008年02期 |
11 |
李璨;马颖钊;钟国敏;;大比例尺DEM构建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30期 |
12 |
夏友青;李辉;蒲鸿杰;;大比例尺地面数字化测图的委托检验[J];地矿测绘;2009年04期 |
13 |
沈林成,常文森;自主车辆地形数据库和路径规划系统[J];自动化学报;1994年03期 |
14 |
宗玮,芮建勋,施蓓琦;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数据生产及质量控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
15 |
李偈;张松海;刘强;;一种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动态多分辨率地形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7期 |
16 |
周世波;许建锋;;基于ArcGIS和Creator的三维地形建模[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7 |
余学峰;郭水金;;大比例尺机助测图系统的开发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1991年02期 |
18 |
史舟,王人潮,Mohammad Al-abed;大比例尺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7年06期 |
19 |
解智强;吴俐民;王贵武;李国柱;周立;;基于SVG技术实现昆明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数据发布[J];城市勘测;2006年04期 |
20 |
赵相伟;孙翠羽;艾波;陶华学;王雅琴;;基于索引图的大比例尺图幅自动接边方法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