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自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世界人口逐年增加,而我们的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如何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成了摆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的军转民用,精确农业应运而生。精确农业,其核心目的就是同时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变量施肥技术是精确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量施肥技术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实时传感器和基于电子处方图。基于电子地图的变量施肥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的自动变量施肥技术先期投入成本昂贵,操作复杂,在现如今的我国农村,短期内达到生产实践普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代替GPS定位来实现自动变量施肥,降低投入成本仍值得研究。
本文对利用以测速传感器测速,应用推算定位方法代替GPS定位的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微处理器的自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ARM7嵌入式开发板进行二次开发,制作PCB板,实现与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等硬件的连接和通信,完成以ARM7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自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其次,利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对该系统编程,实现了施肥机的定位和步进电机的控制等变量施肥所要求的功能;最后,结合接近开关测速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和雷达测速传感器等三种传感器在油漆马路地面和田间土壤地面进行定位试验和比较研究,优化选择,确定了使用接近开关测速传感器代替GPS定位的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S224.2
|
|
|
|
1 |
邝继双;变量施肥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地理信息系统Arc View GI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2 |
张柏;中国发展精准农业耕作的基本分析及设计[J];地理科学;2000年02期 |
3 |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精确农业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4 |
杨晔,刘镇;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和应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5 |
王新忠,王熙,王智敏;精准农业与变量施肥技术[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6 |
梁春英,王熙,赵军,王智敏,庄卫东;变量施肥播种机电控液压驱动控制系统设计[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7 |
严泰来,朱德海,杨永侠;精确农业的由来与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策略[J];计算机与农业;2000年01期 |
8 |
金继运,白由路;精准农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4年S1期 |
9 |
汪懋华;关于精细农业试验示范与发展研究的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年01期 |
10 |
刘金铜,陈谋询,蔡虹,田魁祥,云正明;我国精准农业实施的技术体系与行动对策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年03期 |
|
|
|
|
|
1 |
钱晓华;美国肥料科技现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1999年02期 |
2 |
聂玉藻,马小军,冯仲科,王海龙;精准林业技术的设计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3 |
刘刚,邝继双,刘文菊;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成田间肥力分布图上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4 |
邝继双;变量施肥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地理信息系统Arc View GI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5 |
肖志刚,张曙光,么永强,李雁;精确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
6 |
陈才,修春亮;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J];地理科学;1995年03期 |
7 |
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J];地理学报;1991年01期 |
8 |
张柏;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区土地资源系统结构及动态[J];地理学报;1992年04期 |
9 |
高峰,孙成权;我国“九五”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发展战略与对策[J];地球科学进展;1995年02期 |
10 |
黄智伟,王建君,盛国森;AT24XX系列IC卡的读写操作控制[J];电子工程师;2000年10期 |
|